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收藏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作     者:李航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朱永亮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主      题:北大方正 债券违约 信用评级 财务分析 Z值模型 

摘      要: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但由于长期存在“刚性兑付的预期,直到2014年才发生首例违约事件,伴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稳步推进,去产能、去杠杆政策的不断落实,市场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债券市场违约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在这种背景下,2019年12月2日,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宣告因流动性紧张,其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19方正SCP002到期无法支付,构成实质性违约。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北大方正违约的过程,并深入分析了其违约的原因,最后得出了结论启示。首先,文章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说明,并在阅读和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并且介绍了一些与债券违约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其次,是对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在介绍了北大方正违约事件的过程与违约后的进展之后,分别从对相关企业债券、投资者和债券市场三个方面阐述了其违约造成的经济后果,紧接着,从宏观层面、信用评级层面和公司层面分析了北大方正发生违约的具体原因,特别是在分析造成其违约的外部原因时不局限于宏观层面,还从信用评级层面展开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信用制度不完善,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结果明显偏高,且具有滞后性;最后,得出了案例分析的结论,且针对不同的相关主体得到了一些启示。对发债主体而言,应专注主业,避免盲目扩张,同时,应严格控制自身的负债率和及时调整债务结构;对监管机构而言,应同时加强对发债主体和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对信用评级机构而言,应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与增强责任意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信用评级方法;对投资者而言,应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承担能力,同时做好投后跟踪管理工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