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黄克斌;程定文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10[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摘 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智慧课堂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较之传统课堂,智慧课堂具有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等一系列的优势,它能够优化并提升教学效果,为教育创新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然而受智慧课堂相关技术发展不成熟,学校教育教学条件不完善,师生准备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智慧课堂赋能基础教育变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尚有待深化。通过梳理研究国内外有关智慧课堂的文献发现,目前我国对智慧课堂与学科融合的应用研究还比较薄弱,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尤其是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与对比实验法等开展了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整理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智慧课堂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所依据的基础理论进行简要介绍,为深入探究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奠定理论基础。然后,通过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的对比分析,总结概括出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与实践需求。在进一步明确了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及构成要素后,依据已有学者构建的智慧课堂教学框架,从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实现条件、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就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模型进行了优化和完善。较之已有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模型,新构建的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具有更强的理论指导性,更强的实践操作可行性。最后,结合所在实习学校环境,借助雨课堂平台将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模型付诸于教学实践,并通过多维动态过程数据、学生成绩、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教学实施效果,从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先进性。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师生认可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增强了师生的交流互动;智慧课堂提高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此外,还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问题从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通过本研究,希望能有助于改善中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效果,为中学各个学科课程的智慧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