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身心症状的干预研究 收藏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身心症状的干预研究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身心症状的干预研究

作     者:巩丽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育玲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 骨科 围手术期 身心症状 满意度 

摘      要:目的:将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探讨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疼痛睡眠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为之后在临床推广使用以及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山西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符合纳排标准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骨科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另外增加五个阶段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每个阶段的治疗需要25-30分钟。在入院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在干预前、干预中、干预后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患者健康抑郁问卷(PHQ-9)、数字疼痛分级法量表(NRS)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对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和睡眠情况进行测评,出院当天采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双人交叉录入Excel,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例数和构成比;统计推断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疾病类型等资料均衡可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焦虑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SAI得分均具有时间效应(P0.05),干预中、干预后均具有组间效应(P0.05),干预后具有组间效应(P0.05),干预中、干预后均具有组间效应(P0.05),干预后均具有组间效应(P0.05)。时间因素与组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6.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能够有效降低焦虑、抑郁水平,减轻疼痛感受,提高睡眠质量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干预方便易操作,临床患者接受度高,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