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房住不炒”背景下地方政府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 ——... 收藏
“房住不炒”背景下地方政府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 ——...

“房住不炒”背景下地方政府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 ——以郑州高新区为例

作     者:田丹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兆鑫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主      题:“房住不炒” 公共政策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 政策执行力 

摘      要: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房价的高企不仅造成高杠杆率,而且也会扭曲社会收入分配,特别是增加生产生活成本,扼杀年轻人的创业活力。房地产的过度发展需要政府予以认真审视,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和约束。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房地产市场做出明确定位,指出“房子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就进一步明确我国楼市的发展方向,同时推动住房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步伐。我国实施“房住不炒政策目标非常明确,即旨在合理遏制投机性购房需求,让住房回归其居住属性,最终促使全民“住有所居得以实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地方政府房地产公共政策的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选取郑州高新区为切入点,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从政策制定、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等这四个主要维度构建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分析框架,指出四个维度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联系,分析探讨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房地产政策制定的迟滞、执行机构的选择性执行及协同不利、目标群体在政府行为失范下的政策冷漠以及宣传互动反馈考核机制不完善等是住房政策执行过程中问题存在的缘由所在。在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选取重庆模式、长沙模式两个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梳理两种城市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所具有的亮点,结合这四个维度即政策制定、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来进行案例对比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推动地方政府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力实现提升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有效保障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规避房地产行业盲目发展及政府不当干预带来的风险后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