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Gd-EOB-DTPA增强MRI与ADC值对孤立性肝细胞癌微... 收藏
Gd-EOB-DTPA增强MRI与ADC值对孤立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Gd-EOB-DTPA增强MRI与ADC值对孤立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作     者:王长耿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自谦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摘      要: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的影像特征以及利用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诊断孤立性肝细胞癌(HCC)的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医学影像中心2017年03月至2020年0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86例患者手术前MRI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I常规平扫、Gd-EOB-DTPA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包括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动脉期有无瘤周强化、肿瘤直径、有无脂肪变性、肿瘤假包膜情况、肿瘤边缘是否光整、肿瘤相对强化RE(relative enhancement,RE)、ADC的平均值及最小值,并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术前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年龄、性别、有无肝硬化病史从而来对孤立性肝细胞癌的微血管侵犯进行预测。根据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MVI阴性组(M-)和MVI阳性组(M+),采用Pearson s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Mann–Whitney U检验(偏态分布)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将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通过二元Logstic回归模型计算出多个因素的联合概率,绘制出单个因素及多个因素联合预测MVI的ROC曲线。结果 (1)在影像形态学特征上,肝胆期肿瘤周围低信号、肝胆期肿瘤边缘不规则、肿瘤直径等于或大于3.8cm在有无MVI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平均ADC值、最小ADC值在有无MVI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甲胎蛋白在有MVI和无MV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钆塞酸二钠增强MR影像形态学特征上肝胆期肿瘤周围低信号、肝胆期肿瘤边缘不规则、肿瘤直径等于或大于3.8cm在有无MVI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预测MVI均有一定的价值,其中肝胆期肿瘤周围低信号在形态学指标中对于预测MVI的准确度最高,且高于定量指标平均ADC值与最小ADC值。(2)在定量指标中,平均ADC值与最小ADC值在有无MVI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一定的程度上均可以预测MVI,但二者对于预测MVI的效能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在一般临床资料中,AFP高表达在有无MVI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对于预测MVI具有中等的准确度,当AFP联合钆塞酸二钠增强MR影像形态学特征时对于预测MVI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