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黎昌抱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摘 要:《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代表作。作者采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讲述了里梅尔·格列佛船长周游四国的奇幻冒险经历。该作品首次出版于1726年,一经出版便受到读者热情追捧,几个世纪以来被译成几十种语言,于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该作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论文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为框架,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探讨《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情况,并希望通过《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成功传播,给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启示。除引言和结语部分,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格列佛游记》原作及其汉译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第二章概述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介绍其主要观点并简述其在翻译研究上的运用。第三章基于5W传播模式对《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第四章探讨《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规律,尝试给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启示。通过分析,有以下发现:第一,不同时期的译者,其翻译观念与翻译方法亦有不同;第二,译介内容主要受翻译目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汉译本都有其特定的翻译目的;第三,传播途径往往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第四,传播受众从一般民众转变为儿童、学生;第五,从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接受程度上看,《格列佛游记》在中国有着较好的传播效果。此外,《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有一定规律可循: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往往受到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该作品的成功得益于极富文学价值的原作与高质量的译作;该作品的成功还倚重重要出版社的推动。《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成功译介和接受对我国儿童文学“走出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优秀的原作是根本;高质量的译作是保障;一流出版机构是推手;国家影响力提升是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