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股权结构差异的实... 收藏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股权结构差异的实...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股权结构差异的实证检验

作     者:杨玉燕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晓晖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主      题: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股权结构差异 股权集中度 股权制衡度 

摘      要:近年来,金融科技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数据为驱动、场景为依托加速发展,影响未来金融秩序,加之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传统金融业态正在被重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依托金融科技提高经营效率已是核心所在。基于此,本文立足股权结构差异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首先,本文梳理了金融科技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相关研究,发现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传统常规的效率评价问题,具体到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研究较少。现有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文献多是研究典型性的银行,鲜有学者综合研究我国四种不同股权类型的商业银行,已有研究发现了银行效率存在异质性的特征后没有进一步研究其成因和门槛,已有研究多是研究股权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具体到基于股权结构差异研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其次,本文基于技术溢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从吸引长尾客户、推动平台建设、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管理效率四个方面进行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机制分析,最后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了股权结构差异视角下金融科技对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接着,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了2012-2020年71家样本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值,并以此为被解释变量,以经过标准化处理的金融科技指数为解释变量,以GDP增速、货币供应量增速、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比为控制变量,建立Tobit模型,进行影响程度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指数与经营效率显著正相关;控制变量中宏观变量GDP增速和货币供应量增速与经营效率负相关,微观变量中的资本充足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比都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不良贷款率对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冲击反应相对比较迟缓,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受到金融科技影响较大。最后,基于股权结构差异,以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为门槛变量,建立门槛模型,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股权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的区间。最后针对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一方面,政府应合理引导金融科技发展,加强规范化监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迎接机遇,优化股权结构,更高效的利用金融科技红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