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孔新峰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 要: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管理学激励理论的研究主题是人类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之间的规律性,从而调动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C区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本区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这一群体的履职尽责对全区的党风政风有着较为重要的监督作用。如何激励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责,是值得社会各级关注的问题,有效促进该群体“在其位谋其政,需要完备、先进、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激励制度依照公务员整体政策进行激励,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明显,看上去存在“无效激励的情况。比如出现了“干多干多少一个样“鞭打快牛等挫伤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积极性的问题。中央、省、市、区纪委全会多次指出要建设纪检监察铁军,这也意味着要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的激励制度,通过全方面立体式的提升,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才能更大限度发挥纪检监察干部们的工作效率,以此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本文通过了解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关于激励制度的外在和内在需求,研究这一群体多层次、动态的需要,运用波特-劳勒综合激励理论,着重优化纪检监察干部激励制度,使之更具可行性和必要性,采用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探索如何优化C区纪检监察干部激励制度。以波特-劳勒综合激励理论指导,分析归纳当前C区纪检监察干部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探索健全激励制度,选择适当的激励方式,为制定完备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激励制度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