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丁国胜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083303[工学-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100404[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医学]
摘 要:在健康挑战形势严峻、建设健康中国和儿童友好城市及社区需求迫切等多重背景下,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以缓解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成了当前研究的重大课题。怎样配置城市健康资源以提升儿童健康水平是其关键所在。此外,社区生活圈作为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基本单元,对于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组织、建设健康社区及均衡配置城市健康资源有积极意义。但目前,较少有研究基于社区生活圈尺度,探究城市儿童健康资源的布局及优化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长沙市的城市层面与社区层面的儿童健康资源开展评价研究,从而为健康资源均衡布局、儿童友好健康事业发展、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一定参考。论文将重点回答“如何基于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对城市儿童健康资源展开评价?、“长沙市的儿童健康资源布局情况如何?以及“如何优化社区生活圈内的儿童健康资源?这三个问题。第一,对社区生活圈、健康资源、儿童友好城市与社区、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等相关研究进展加以总结,为论文开展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通过对儿童健康资源进行分级分类、建立儿童健康资源配置标准,并借鉴相关资源的评价技术方法,形成一套涵盖主客观两维度和宏观(城市)微观(社区)两层面的儿童健康资源评估框架和方法。第三,基于构建的评价方法,对长沙市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儿童健康资源进行打分和评估。并基于此,对选取的两个长沙市典型社区阿弥岭社区(老旧社区)和万科魅力之城社区(新建社区)开展实证调研,以更深入地掌握儿童的健康意识、健康需求、健康资源满意度和配置情况,总结分析各类型社区的差异。第四,通过学习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生活圈建设经验,给出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儿童健康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市城市总体儿童健康资源数量亟待增加,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此外,城市层面的儿童健康资源在空间布局上有着较大差距,呈现出鲜明的“中心—边缘空间分布特点。(2)两类社区均有儿童健康资源种类配置不全、部分儿童健康资源质量有待提升、盈利性儿童健康资源比重大等共性问题。(3)老旧社区的特点是健康资源数量多但种类较少,健康资源质量较差但儿童主观满意度较高。(4)新建社区的特点是健康资源数量少但种类较齐全,健康资源质量较好但儿童主观满意度较低。(5)从建立明确的儿童健康资源配置标准、构建新老社区儿童健康资源配置优化的差异化体系、夯实多元参与机制以提升儿童参与度等方面着手,有利于儿童健康资源的配置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