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臧润国;龙文兴
授予年度:2023年
主 题:海南长臂猿 植被分类 植被多样性 食源植物 国家公园
摘 要: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隶属灵长目(Primates)、长臂猿科(Hylobatidae)、冠长臂猿属(Nomascus)。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特有的长臂猿,由于历史上人为干扰、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长臂猿适宜生境急剧萎缩,生境破碎化的问题突出。当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仅36只,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最有可能灭绝的灵长类物种,被列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物种。海南长臂猿生境供给是种群发展的瓶颈。为了了解海南长臂猿现有栖息地的植被组成、生境破碎化程度以及食源植物分布状况,在现有栖息地布设122个间距为0.5 km、单位面积大小为20×20 m的网格固定样地,调查样地内植物多样性及环境因子,结合遥感技术分析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植被类型,比较不同家族群的生境破碎化情况以及不同植被类型的食源植物组成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数量分类,发现海南长臂猿现有栖息地森林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针叶林和热带云雾林)、32个群系;其中,热带山地雨林包含17个群系,热带低地雨林包含13个群系,热带针叶林和热带云雾林各包含1个群系。依据食源植物组成可将森林植被划分为2个植被型14个群系,其中热带低地雨林植被型包含8个群系,热带山地雨林植被型包含6个群系。(2)海南长臂猿不同家族群的植被类型组成有着较大差异,尤其是A、B、C、D 4个家族群与E家族群之间的植被差异最为明显,A、B、C、D 4个家族群主要以热带山地雨林植被型为主,而E家族群则以热带低地雨林植被型为主。5个家族群的景观分维数的排列顺序为:E群C群B群D群A群;连接度指数依次为E群D群C群B群A群;破碎度依次为:A群B群C群D群E群;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的排列顺序分别为:A群B群D群C群E群和B群A群C群D群E群。(3)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不同群系的食源植物多样性有较大差异。肉实树—白颜—鹅掌柴群系(*** laurinum-Gironniera subaequalis-Schefflera heptaphylla)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厚壳桂—黄叶树—油丹群系(*** chinensis-Xanthophyllum hainanensis-Alseodaphne hainanensis)的大型食源植物多度最高。食源植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果期集中在夏秋季的6~12月,而在冬春季的1~5月则相对匮乏。可利用的食源植物数量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综上所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主要以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低地雨林植被型为主,植被组成相对丰富,但食源植物季节变化明显,需要针对性的补植冬春两季结果的植物。建议将现有5个家族群之间进行有效的廊道连接,增加斑块间的连通性,改善生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