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丽华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05[管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2[管理学] 120501[管理学-图书馆学] 120502[管理学-情报学]
主 题:无实质学术贡献者 撤稿观察数据库 科学计量指标 二值选择模型 识别方法
摘 要:随着研究领域日益多元化,合著论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名誉作者、礼物作者等“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现象频繁发生。作者身份关乎科研能力评估与晋升机会,许多学者期望通过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来提升科研绩效指标。此外,一些年轻作者也会迫于学术权威或人际关系压力,为不符合作者标准的高级研究人员署名。为应对此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不断加强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力度。识别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有助于维护科研诚信环境,进一步预防此类学术不端行为。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丰富了学术不端行为识别理论,拓展了科学计量学指标的应用范畴。在实践层面有助于促进科研合作,提高科学研究效率、减少作者争议以提升评估的公正性和精确性,并最终更合理地分配有限的科技资源。 本研究以撤稿观察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主要来源,获取了包含无实质学术贡献者的论文信息集。首先,筛选可获取指标。通过分析前人研究,提取若干识别无实质学术贡献者的科学计量指标,从中筛选出3个可获取的论文角度指标和6个可获取的作者角度指标。其次,构建数据集。通过收集相应数据,清洗并计算相应指标,构建包含无实质学术贡献者的论文数据集与作者数据集。再次,建立研究方程与模型。本文的分析工具为Stata软件,利用其统计功能研究了论文角度和作者角度两组指标的情况。具体分析过程为:在数据集的基础上提出假设,确定计量方程模型,对数据集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各指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一系列验证之后,构建二值选择模型,经多次尝试发现,异方差probit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最优。接着,本文开发了基于科学计量学指标的的无实质学术贡献者识别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对随机抽取的两名无实质学术贡献者进行个案分析,讨论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的机理与规律,并将本文结论与前人研究对比异同。最后,从国家相关政策、编辑部、科研管理者以及科研人员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建议。 研究表明,从论文角度来看,论文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量以及文章长度均与文章包含无实质学术贡献者的概率呈负相关关系;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的h指数、作者某一年的最高发文数量、作者的合著文章比例与作者是无实质学术贡献者的概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作者的文章数量和作者的文章发表于同一期刊的最大数量与作者是无实质学术贡献者的概率呈负相关关系。对于无实质学术贡献者的具体识别方法为:基于相关的科学计量指标进行初步判断后,将论文或学者的对应指标分别代入方程,若论文角度的结果超过0.2或作者角度的结果超过0.1,则表明论文中可能包含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或该学者可能存在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行为。对比前人研究发现,目前还没有学者建立出一套完整的对于无实质学术贡献者的识别方法,因此对于此类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与防范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