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薛晋洁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绿色技术创新 fs-QCA TOE理论框架 跨国制造企业 驱动路径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同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跨国制造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也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各国环境法规、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的差异,跨国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因此,深入研究影响跨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提出了跨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TOE理论分析框架,选取2020年上证A股111家跨国制造企业为案例,运用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研究数字化水平、跨国技术整合能力、海外高管注意力、研发投入、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对外开放水平7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对跨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机制。这7个因素相互协同生成了3条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本研究将其分别归纳为:组织-政府主导型、政府-组织-技术协同促进型、环境-技术研发推动型。而在非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中,当市场竞争程度激烈时,需要组织和技术方面的共同作用,从国内外资源的协同、研发资金的投入、海外高管的关注度、政府严格的政策和支持去促进跨国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本研究根据路径特征,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技术条件、企业组织和宏观环境三个层面对跨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提出建议。研究结论对我国制造企业如何通过实施绿色技术创新“走出去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