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政府规模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兼论中国省级政府最优规模 收藏
政府规模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兼论中国省级政府最优规模

政府规模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兼论中国省级政府最优规模

作     者:梁玮琪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顾昕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主      题:政府规模 经济增长 公共支出 社会政策支出 巴罗曲线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国家政府规模和省级政府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同时,2005年以来中国社会政策领域的公共支出规模迅速提升,显示出社会民生领域政府规模的迅速扩张。伴随着这些变化,关于“大政府“小政府孰优孰劣的学术争论持久不断,而争论的根源之一在于对“最优政府规模的定义不清。因此,清晰界定“最优政府规模并对其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对于理解“大政府“小政府、优化政府职能至关重要。 本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学家巴罗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实际GDP增长率度量经济增长,以公共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度量政府规模,使用2000年至2021年中国23个非少数民族聚集省级行政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讨论了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确认中国情境中最优政府规模以及社会政策领域的最优支出规模的存在性。本研究使用的政府规模的度量分为两种,即(1)狭义政府规模,以各省财政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来度量;(2)广义政府规模,以各省财政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之和占GDP的比重来度量。 实证研究发现:(1)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当政府规模较小时,其扩张促进经济增长;随着政府规模持续增长,政府规模扩大的经济收益逐渐降低。(2)社会政策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关系,在社会政策领域同样存在最优政府规模。(3)在23个省份中,已有4个省份的狭义和广义政府规模超过拐点,大部分东部、中部省市仍为“小政府。在社会政策领域,8个省份的广义政府规模超过拐点。 本研究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不仅再次确认了中国情境中最优政府规模的存在性,而且还发现最优政府规模不仅对全领域公共支出总规模来说是存在的,而且在社会政策领域也是存在的。本研究对最优政府规模的测算结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制定公共财政政策和推进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