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实践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外... 收藏
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实践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外...

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实践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

作     者:王雨欣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黔萍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主      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调查研究 专业实践情况 

摘      要:专业实践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汉国教专业硕士生从实习走向正式工作的过渡阶段。受新冠疫情影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实践的实施和开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有新的实习形式出现。因此,本文围绕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实践情况展开调查研究。 本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1级、2022级硕士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对专业技能以及专业实践的划分来对上外汉国教硕士专业实践进行分类,分别为教学类、活动类以及比赛类。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对这三类实践情况进行调查。以深入了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落实情况,学生参与实习的比例和频率,同时收集学生对实习的反馈。 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目前的专业实践种类较多,汉国教专业硕士生能够在这些项目的实习中得到一定的锻炼,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例如夏威夷单班课项目,给汉国教专业硕士生的参与机会较多,其分组合作的指导形式也有效保障了实习生的实习质量。然而,各类实习项目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集中在实习机会匮乏、实习安排不尽合理以及实习内容与就业方向契合度不足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及持续影响紧密相连。受到疫情影响,海外实习机会显著减少。同时,来华留学生数量的锐减也导致相关的实践资源减少。通过对各类实习项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学类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实习指导不明确、培训内容较为简单以及实习评价机制模糊;活动类实习则存在实习培训与指导不足、监督机制缺乏、文化传播效果未达预期、活动频繁且重复率较高等问题;而比赛类实习则主要面临学生参与度低和实践性培训不足的困境。 基于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各类实习、培养院校以及汉国教专业硕士生个人方面提出建议:1.教学类实习需要为实习生提供实习支持,改善备课困境;在实习培训方面,需要建立系统的实习培训计划,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在实习指导方面,可以将实习生进行分组,然后安排指导教师,同时加强实习指导监督机制;在实习评价方面,需要建立明确的实习评价体系,增加过程性评价。2.活动类实习需要考虑增加实习培训或指导、完善活动监督机制、重视文化传播目的和双向的文化交流、合理规划活动次数。3.培养院校需要为实习生增加实习机会并且合理规划实习时间。4.汉国教专业硕士生个人需要增强专业知识及技能锻炼、提升人际协调沟通能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