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坪山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收藏
坪山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坪山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作     者:张英玲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蒋政权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生态旅游 河流湿地 生态文明 旅游开发 坪山河湿地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意义。深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通过整合“山海林田湖草湿全要素自然资源,搭建“一脊一带二十廊城市生态脉络,以纯生态的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为城市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良地条件和强大地动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坪山区对坪山河湿地实施了“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布处理、就地回用的创新式系统治理,重塑了滨水空间、构建了生态水岸,打造了集水质净化、径流调蓄、城市公园、生态科普、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占地面积58.22万平方米、湿地面积35.83万平方米的坪山河湿地群,为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资源条件。但生态旅游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坪山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在产品、管理、服务、配套、保护、教育、营销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以深圳市坪山河湿地为案例地,在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对其生态旅游开发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广泛收集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外湿地旅游开发和生态旅游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简述。然后,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对坪山河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从政策、资源、市场和其它等方面分析了坪山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从资源保护、环境教育、定位与规划、产品开发等方面分析了坪山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了坪山河湿地市场需求特征及社区参与意愿和特征。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旅游规划、市场营销、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旅游产品开发、资源保护、环境教育、湿地管理、社区参与、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人才队伍建设等十个方面对坪山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坪山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并为其它城市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