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几类典型统计模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收藏
基于几类典型统计模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基于几类典型统计模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作     者:林旭艳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湘豫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8[经济学-统计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07[理学] 0714[理学-统计学(可授理学、经济学学位)] 070103[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理学-数学] 

主      题: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 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 消费 

摘      要:随着我国广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对我国经济社会增长的贡献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逐渐增多,人文环境、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各省市的居民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研究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分析各省市之间消费结构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1980-2019年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六个主要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布滞后模型和自回归模型寻找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针对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国民经济数据,研究2019年全国31个主要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将原始变量降维得到新的综合变量,并利用公因子反映出所在地区的特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地区差异显著,贫富差距较大.在八大消费指标中,食品烟酒和居住类消费占据主导地位.城镇居民逐渐重视生存发展和精神享受两个方面的消费.2.基于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发现前一期消费支出抑制居民消费;当期和前一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居民消费,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前一期物价指数、当期利率和前一期利率对居民消费产生负向影响;前一期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短期的公共财政支出对消费产生挤入效应,长期的公共财政支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3.基于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研究发现居民消费支出受前面两期消费支出和本期收入的影响,同时该模型的拟合效果比最小二乘法的拟合效果更好.4.基于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北京和上海的消费水平最高,消费结构均衡;天津、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消费结构较合理;而山西、黑龙江、广西、海南、西藏消费水平落后,并且消费结构单一.我国中东西三个地区消费重点不同,消费水平差异显著,西部地区远低于东部地区.最后通过总结与展望,归纳分析我国当前的消费现状并提出建议,以此调节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和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从而提高整个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并直接拉动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