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专利申请号:CN202211215865.0
公 开 号:CN115636106A
发 明 人:高振良 谭春林 刘华伟 刘永健 刘育强 刘欣 董彦芝
代 理 人:杨春颖
代理机构: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申 请 日:20230124
公 开 日:20220930
专利主分类号:B64G1/10
关 键 词:卫星 防热 平台舱 可变 构型 可控 伞舱模块 回收 翼伞 着陆 减速 着陆缓冲气囊 安全回收 充气展开 太阳帆板 卫星典型 应用效益 低成本 全系统 太阳翼 大气层 气囊 收拢 航天器 包覆 充气 弹出 调姿 可展 热气 制动 发射 安全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轨可变构型的重复使用卫星,包括:防热模块、平台舱和伞舱模块;平台舱两端分别与防热模块和伞舱模块连接。在上述在轨可变构型的重复使用卫星中,该重复使用卫星在发射、在轨及回收过程中构型可变。卫星典型回收过程如下:可展收太阳翼的太阳帆板收拢;柔性防热气囊充气展开,将平台舱包覆在柔性防热气囊中;卫星调姿制动后进入大气层减速;当卫星到达一定高度后,可控翼伞弹出并展开,同时抛掉刚性防热大底;可控翼伞展开后进一步使卫星减速,进行归航控制,此时着陆缓冲气囊充气,使卫星到达指定着陆场地,实现卫星安全可控着陆回收。本发明可低成本实现全系统安全回收和快速重复使用,提升了航天器重复使用应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