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专利申请号:CN202210639886.9
公 开 号:CN114920928B
代 理 人:孟佳
代理机构: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申 请 日:20230502
公 开 日:20220608
专利主分类号:C08G69/48
关 键 词:聚氨基酸 电致变色器件 分子结构单元 循环可逆性 电致变色 空间结构 电致变色薄膜 电致变色材料 有机小分子 电子转移 分子结构 骨架单元 转移效率 着色效率 耦合 苯胺类 成膜性 强极性 微环境 有效地 中极性 染料 质子 氢键 变色 传导 制备 媒介 响应
摘 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分子、制备方法及电致变色器件,涉及电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电致变色分子包括聚氨基酸骨架单元和有机小分子结构单元,所述有机小分子结构单元包括苯胺类结构单元,紫罗精类结构单元或染料类结构单元的一种。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通过聚氨基酸与有机小分子的结合,增强了其循环可逆性。另外,本发明中极性较大且存在柔性空间结构的聚氨基酸骨架,有效地提升电致变色薄膜的成膜性,并且存在可以稳定强极性变色分子结构的微环境以及足够的作为传导电子的媒介的氢键,能够进一步提升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转移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器件的响应速度、循环可逆性和着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