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一种采用双尖锥鱼尾型前缘气动布局的飞行器 收藏
一种采用双尖锥鱼尾型前缘气动布局的飞行器

一种采用双尖锥鱼尾型前缘气动布局的飞行器

专利申请号:CN201610764267.7

公 开 号:CN106335624A

发 明 人:杨小川 王运涛 张玉伦 洪俊武 王光学 张书俊 孟德虹 孙岩 李伟 

代 理 人:陈星

代理机构:61204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申 请 日:20170118

公 开 日:20160830

专利主分类号:B64C1/00(20060101)

关 键 词:尖锥 进气道 升力 过渡段 飞行器 翼身融合体 机动性能 气动布局 隐身性能 上表面 机身 减小 配平 全机 鱼尾 飞行器头部 过渡段设计 进气道唇口 低压区域 对称布置 进气效率 平面凹槽 起降性能 气流能量 大迎角 跨音速 尾喷口 下表面 超音速 前缘 双尖 涡核 巡航 遮挡 发动机 补充 

摘      要: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双尖锥鱼尾型前缘气动布局的飞行器,包括机身和发动机,机身包括头部尖锥、过渡段、进气道尖锥和翼身融合体;采用双头部尖锥两侧对称布置,有效扩大飞行器头部低压区域,在增加升力的同时提高全机配平能力,并减小全机配平阻力;通过头部尖锥与翼身融合体之间的存在间距的过渡段设计,控制头部尖锥内侧涡核中心位置,减小涡之间的不利干扰,同时补充上表面气流能量,提高升力;过渡段中间布置进气道尖锥,提高飞行器上表面涡升力和大迎角进气效率;而且头部尖锥和过渡段对进气道实现遮挡作用,提高隐身性能;飞行器下表面进气道唇口与尾喷口之间的平面凹槽型面设计,达到提高升力目的。本发明的气动布局方案能较好地兼顾隐身性能、起降性能、亚、跨音速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性能、过失速机动性能等指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