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一种新型不锈钢组合式冷颈 收藏
一种新型不锈钢组合式冷颈

一种新型不锈钢组合式冷颈

专利申请号:CN201620951013.1

公 开 号:CN206310800U

发 明 人:刘秀柏 王洋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申 请 日:20170707

公 开 日:20160827

专利主分类号:F25B39/04(20060101)

关 键 词:连通 出气管 进气管 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 螺线管 排液室 一端连接 冷凝室 排液管 隔板 室内 螺旋管结构 水分检测仪 新型不锈钢 并列排布 加液管 组合式 冷凝 导管 分隔 排液 气路 样气 液管 冷却 延伸 贯穿 能源 连通 出气管 进气管 排液室 热交换 冷凝室 螺线管 一端连接 排液管 隔板 水分检测仪 新型不锈钢 并列排布 加液管 组合式 导管 分隔 液管 延伸 贯穿 

摘      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不锈钢组合式冷颈,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冷颈本体,冷颈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加液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且冷颈本体的出气管与其相邻的一个冷颈本体的进气管连通,且出气管与进气管连通的导管上连接有水分检测仪,冷颈本体远离加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排液管,冷颈本体的内部由隔板分隔成冷凝室和排液室,冷凝室内设有热交换螺线管,热交换螺线管的一端与进气管连通,且热交换螺线管的另一端与排液室连通,出气管的一端贯穿冷凝室并延伸至排液室内,排液管与排液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管结构,大大增加气路长度,让样气在冷颈中充分冷却,同时避免盲目使用大规格的冷颈,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