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发文文号:市委发9号
颁布部门: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080228
实施日期:20080228
时 效 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及文件
关 键 词:
主 题 词:文化发展
摘 要: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 (2008年2月28日 市委发〔2008〕9号)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和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市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化的态势,全市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为此,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发展步伐,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提高我市软实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和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使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繁荣,使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使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努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市、县(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主线,以乡镇和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纪念馆和广播电视台(站)、网络媒体和卫星接收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适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重视整合文化、教育、科技、广电、体育和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资源,发挥综合功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当前,要在巩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力争馆舍面积、馆内设施达到等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的标准要求,率先把市、县(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建设成为图书阅览、参考咨询、教学研究、学术报告、影视欣赏、文化娱乐等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场馆。市、县(区)要落实甘政办发﹝2003﹞66号文件关于“县级图书馆每年的购书经费不低于人均0.1元的规定,确保图书馆购置经费足额拨付。 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大乡村综合性文化站(室)建设力度,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服务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社区有文化中心。坚持乡镇文化站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和相应的设施设备,落实业务经费,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把乡镇文化站建成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人口居住分散地区,积极发展流动文化车、汽车图书馆和流动剧场,解决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新建的居民小区,都要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未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的,规划部门不得放线建设。 加快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加快市广电新闻大厦立项和市体育馆、市民俗博物馆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开工和投入使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千乡镇农民健身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覆盖城乡,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每个行政村都建成2─3个农家书屋。 加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要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思想政治坚定、组织领导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宣传文化单位领导岗位上来。实施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条件、采取措施,引导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重视发挥基层文化骨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