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人事局青岛市“十一五”专业技术... 收藏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人事局青岛市“十一五”专业技术...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人事局青岛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意见的通知

发文文号:青政办发28号

颁布部门:青岛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802

实施日期:20070802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摘      要: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人事局青岛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意见的通知 (青政办发〔2007〕28号 二○○七年八月二日)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市人事局《青岛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意见 (市人事局 二○○七年七月)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一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的通知》(鲁政办发〔2007〕1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以下简称“653工程)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推进继续教育工作,培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委《关于印发〈2006-2010年青岛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青发〔2006〕23号)精神,按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以实施“653工程为重点,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的中高级人才培训,带动整个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分级分类开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四新培训;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法制化、制度化水平;建立健全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继续教育格局;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学位层次,完善知识结构;加大继续教育的对外交流力度。“十一五期间,力争使全市9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每人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 三、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市继续教育工作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政府人事部门综合管理、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各企事业单位具体管理的工作体系。按照行业领域参与,各单位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分类实施的模式组织实施。 (一)以实施“653工程为重点,大力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十一五期间,我市在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现代管理和海洋科技等六个领域实施“653工程,重点培养5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市“653工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统一规划,部门牵头,分期完成,逐级落实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653工程公需科目的培训,由市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教材,或直接选用上级部门指定教材,采用讲座、辅导、集中培训、自学、网络或到指定施教机构选学等形式。公需科目培训突出公益性,严禁乱收费,培训时间一般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的三分之一。 “653工程专业科目培训以行业为主组织实施。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协会确定的专业科目、培训大纲和我市确定的培训项目,每年自行组织1至2期相应的研修班,并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研修班。要积极发挥驻青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技术资源优势和院士、专家、留学回国人员等国内外人才的智力优势,利用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网和各行业现代远程教育网开展各类培训,鼓励在职自学。“十一五期间,力争每年培训现代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2200人,现代制造业领域1200人,信息技术领域1200人,现代服务业领域1600人,现代管理领域400人,海洋科技领域1100人。12区市由人事部门牵头,每年培训3900人(崂山区、黄岛区和城阳区各400人,其他区市各300人)。 根据我市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组织实施六大领域的继续教育工作中,要突出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企业在产学研方面的有机结合,组织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大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要围绕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创造能力和经营能力的专门人才,提高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工作要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列入重点,各行业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要吸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级人事部门要主动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继续教育做好服务。 企业作为继续教育的主体,要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消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