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 收藏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

发文文号:皖政12号

颁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00222

实施日期:20100222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摘      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 (皖政〔2010〕1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夺取应对金融危机更大胜利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省政府确定了48项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牵头负责领导、牵头责任单位和协同配合责任单位。各牵头负责领导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牵头责任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组织落实。重点工作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和市、县要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省政府将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适时进行调度,强化督促检查,努力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持续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入。 年度目标:安排重点项目投资37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新增重大项目储备规模3000亿元以上。 主要措施:进一步提升“861行动计划,按照质量高、数量多、体量大的要求,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紧谋划储备一批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确保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强化协调调度,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建成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申报节奏,继续做好中央新增投资争取和项目实施工作。探索委托、授权等方式,下放项目核准或审批权限,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核手续。加强政府引导,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严格兑现奖惩措施。 牵头负责领导:孙志刚 牵头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审计厅、省政府金融办等。 2.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年度目标: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左右,工业产品销售率97%以上。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节,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主要措施:落实应对金融危机保企业保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减轻企业负担力度,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继续促进本省自主创新品牌产品销售,搭建建材下乡、轻纺用品下乡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工博会、广州“中博会等对接活动。加大国家项目申报争取力度,加快项目竣工投产进度,加大项目新开工力度。提高项目储备规模,使工业投资项目库由上年的6830项增加到10000项。强化对1000户重点企业、43种重点产品的监测、分析、调度,抓好57个专业镇、5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000户成长性小企业的运行分析。完善生产要素供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实现电力迎峰度夏、度冬目标任务,做好极端情况下的煤电运工作。 牵头负责领导:黄海嵩 牵头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统计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政府金融办等。 3.继续保持消费快速增长。 年度目标:落实好国家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政策,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 主要措施: (1)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全面启动汽车、家电以旧换新。 牵头负责领导:孙志刚 牵头责任单位:省财政厅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等。 (2)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完善城乡市场流通网络。大力促进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鼓励发展网络、租赁和定制销售等新型消费模式。完善社区商业、早餐工程、家政服务等城市便民服务网络,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和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扩大普通商品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牵头负责领导:文海英 牵头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统计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旅游局、省物价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供销社、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等。 4.促进外需稳定增长。 年度目标:实现进出口恢复性增长,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快速增长。 主要措施: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稳定纺织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着力提升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引导企业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充分发挥进口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引导作用,鼓励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