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发文文号:甘教厅18号
颁布部门:甘肃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10215
实施日期:20110215
时 效 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工作文件
摘 要: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教育厅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甘教厅〔2011〕18号) 各市(州)教育局,省属各高校,厅直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现将《甘肃省教育厅2011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五日 甘肃省教育厅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稳步实施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重点领域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十二五教育事业谋好局、开好头、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一、统筹教育发展,提高整体水平 1.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水平。把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水平作为重中之重,落实全省“两基迎“国检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建立健全“两基迎“国检工作机制,督促地方政府落实《两基迎国检目标责任书》,加大薄弱环节改造和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扫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扫盲示范市县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扫盲工作,实现“两基齐头并进。 2.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工程,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闲置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研究制定《甘肃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启动学前教师培养工程,分层次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继续开展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工作。推行科学的保教方法,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专业指导和质量监管。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订《甘肃省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试行),推进各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坚持“四个集中原则,加大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进地震灾区和舟曲灾区教育重建,继续做好舟曲灾区学生异地就学工作。完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开展中考总结评估,推进中考改革。 4.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实施好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备案及学籍审批注册制度,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力度,实现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修订《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标准》,督导复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加强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指导,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提高高中教育质量。鼓励和支持举办特色高中,限制普通高中大班额招生,切实减少复读生数量。 5.强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继续稳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好一批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示范校项目,开展内涵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好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加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6.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各校办学特色。指导高校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招生计划和国家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稳步扩大高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认真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加强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指导,建设一批省级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实施新一轮高校专业结构布局调整工作,打造专业品牌,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鼓励高校自主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实施新一轮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教学指导,全面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与人员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宣传教育工作。 7.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藏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继续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深化牧区教育改革,提高牧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加强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支持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双语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理顺民族高等医学教育的管理关系,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