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纤维蛋白原多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其含量、分子活性及脑梗死的关系 收藏
纤维蛋白原多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其含量、分子活性及脑梗死的关系

纤维蛋白原多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其含量、分子活性及脑梗死的关系

项目年度编号:gkls024568

完成单位:开滦医院 

公布年份:2009年

成果类别:应用技术

关 键 词:F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位点 浓度 

摘      要:任务来源:该项目为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08130218d。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采用整群抽样和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属于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神经病学范畴。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分三部分进行:首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2年7月至9月对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矿业集团1652名汉族离退休职工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烟、酒、茶、盐等生活饮食习惯,既往病史及现健康状况;全部研究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相关生化、细胞因子、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及分子活性等指标;采用低渗溶血法分离白细胞,酚/氯仿法抽提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等技术测定所有入选样本血浆FgBβ-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及Bcl 1G/A的基因型。第一部分主要了解此人群上述位点的基因分布特点,并分析Fg多位点基因多态性与Fg浓度及分子活性的关系;第二部分探讨白介素系统对血浆Fg浓度和分子功能调节的遗传机制;第三部分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2年7月~2003年6月在开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新发脑梗死患者160例,同时选取160例查体结果均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上述相同的指标,探讨Fg基因多态性、Fg浓度、分子功能及周围环境因素在脑梗死发病中作用。主要研究结果:本课题通过对同一环境固定人群的大样本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分析FgBβ链 -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Bcl-1G/A六个代表性多态性位点的基因等位基因和主要连锁基因型的人群分布状态及其与血浆Fg含量和分子聚合活性功能表达的关系,并研究白介素(IL)等细胞因子对血浆Fg浓度和分子聚合活性表达的基因调控作用机制;同时,进一步分析生理和外界环境等因素与这些位点基因多态性的互相作用对于其功能表达和不同类型脑梗死疾病的影响,以寻找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标志,为不同类型脑梗死高危人群的风险预测和预防性治疗提供依据。本项结果表明人群中FgBβ-249以变异等位基因T的分布频率占优势(65.49%),而其余五个位点均以野生型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为主;在具有高龄、高血压病、体重指数过高和高血糖等因素时,Bβ-148变异杂合子基因型、Bβ-854和BCL-1的变异基因型人群则成为各种类型脑梗死的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单纯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增强时易发脑动脉穿通支梗死,而进一步出现血浆Fg浓度升高则易发生脑动脉主干支梗死,如有FMPV/Amax这一纤维蛋白分子聚合活性表达增强,则发生主干支梗死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群高3.08倍;同时,血浆Fg浓度和分子聚合功能的表达与多基因位点有关并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血浆Fg浓度的调控与FgBβ-854和BβBcl-1位点基因多态性有关,而Fg分子聚合活性与Bβ-854和Bβ44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有关系;在细胞因子中,IL-6具有同时上调血浆Fg浓度和分子聚合活性表达的双重作用,Bβ-854位点是其主要的调控部位,因此FgBβ-854基因多态性位点是Fg浓度和分子聚合活性功能表达的主要调控基因位点之一,且这种调控受性别的影响;IL-8是下调Fg浓度的重要因子,Bcl-1位点是其主要调控部位;TNF-α也具有上调Fg分子聚合活性的作用,而Bβ448位点是其主要的作用部位,同时还可引起IL-6和IL-10升高,进而诱发细胞因子的系列反馈调解反应;IL-10具有下调Fg分子聚合活性的功能,同样主要作用于FgBβ448位点。FgBβ-455GA/448GG连锁基因型可以增加血浆Fg浓度有表达,但对于Fg分子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高血压病、吸烟、饮茶等特定生理和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其调控作用的程度,因此可以通过干预某些特定生理和环境因素,降低各种类型脑梗死的发病危险性,这也证实脑梗死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性能指标、技术方法:①课题组全部人员的临床和流行病学专业培训。②设计专用的调查量表,所有样本按课题要求进行准确全面的体检和问卷调查,填写调查量表。③全部样本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生化、细胞因子、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分子功能等项指标。④应用低渗溶解红细胞法快速抽提基因组DNA以及PCR扩增、酶切等技术来得到血浆FgBβ-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及Bcl 1G/A位点的基因型。⑤全部数据资料的各种统计学分析。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综合比较:研究表明,血浆Fg浓度增高和分子聚合功能增强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遗传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FgBβ链的基因多态性是血浆Fg浓度和分子功能差异性的重要遗传基础,其基因多态性位点大约有十余个,除FgBβ-455基因多态性已明确可导致血浆Fg浓度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