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 收藏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

项目年度编号:1500250362

完 成 人:陈军 王东华 商瑶玲 刘建军 廖安平 赵仁亮 肖平 于庆国 倪文辉 潘励 陈少勤 胡兴树 杨洪 李雪梅 张元杰 

完成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 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 武汉大学 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庆测绘院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省  市:北京

公布年份:2014年

成果类别:应用技术

关 键 词:基础地理信息工程 地理数据库 

摘      要:基础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战略信息资源,其持续快速更新是世界性难题。长期以来,中国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缓慢,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该项目突破了精细化表达、大范围变化测定、自动化质量检核、集成化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创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体系,完成中国1:5万数据库首次全面更新,使我更新整体技术水平与数据现势性跃居世界前列,取得了重大应用效益。主要技术内容:创建了1:5万尺度基础地理信息精细化表达模型与建模方法,首次建成了精度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全国性基础地理数据库体系,成为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权威空间信息载体。创立了影像与现势资料有机融合的基础地理信息变化测定成套技术方法,解决了大范围快速更新的工程技术难题,从根本上改变了更新能力滞后的被动局面。创建了基于自动综合的跨尺度缩编更新成套工程技术,解决了1:5万跨尺度规模化缩编更新的国际难题,在国内外均属首次。首创了基于要素关系的数据质量自动化检核模型与方法,解决了大型地理信息工程质量控制的国际难题,实现了质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创建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网络化集成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多类型、多尺度、多版本数据集成管理和数据库驱动的快速制图服务,显著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建成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体系,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能力,实现了从传统模拟地图修测到信息化更新的革命性转变,成为国际典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授权专利情况:更新各类图件近8万幅,建成的数据库覆盖全国,数据成果总量约10TB,整体现势性为5年之内;矢量地形数据含要素437类、对象1.8亿个、属性7.2亿条;数字正射影像为1或2.5米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隔为25米,含格网高程点150亿个。基于影像一体化更新系统将更新效率从1-2幅/人年提高至约6幅/人年,减少野外像控作业工作量约80%;缩编更新系统将原70人天完成1幅图缩短至15人天;质量检核系统将原平均5人天检核1幅图降至0.5人天;快速制图系统将应急制图从0.5-1天缩至0.5-1小时,数据库管理服务系统7*24小时业务化运行。发明专利7项(4项公示中)、软件著作权11项;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18项、软件和系统20余种;模型与算法30余种,专著3部、论文90余篇;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全国各省上百家生产单位装备7000余套软件系统,培养技术骨干3000多名;支撑完成中国1:5万基础地理信息的首次全面更新及年度更新,取得节资效益近10亿元。向中办、国务院近20个部委、各省市区政府及上千家单位提供超过1000TB、2000万余幅各类数据,广泛用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安全等领域,在全国水利普查、国土二调、地理国情监测、电子政务、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等重大工程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外同行赞誉是大范围快速有效更新的国际典范,数据现势性居同类大国之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