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项目年度编号:2000010786
完成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1 复旦大学2 南方医科大学3
公布年份:2019年
摘 要:该成果属于中医非药物外治法防治慢性病领域。脊柱病“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难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面对手术治疗难以选择与术后复发、和药物治疗的不确定性,90%以上患者首选推拿疗法。项目组在“973计划项目等支持下,历经14年深入研究脊柱病筋骨失衡致病规律、手法微调技术优化及推拿“外治内应机制,取得4项创新成果。 1.创立脊柱病“筋骨病变新学说。通过脊柱在体(445例)、离体(68具)和动物实验研究及相关文献分析(20部古医籍,19687篇),首次提出脊柱病“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病机学说,创新“重治筋,微调骨治疗理念,是脊柱病中医推拿理论和诊疗模式的重大突破。 2.首建“筋骨失衡评估模式,创“舒筋调骨微调手法体系。 (1)系统采集推拿名家传人六类手法1080份力学参数,创建手法生物力学研究模型;研究分析12种手法力学数据,36具人体解剖标本,通过专家共识首创脊柱推拿“筋骨失衡科学评估模式,创立脊柱推拿“舒筋调骨23种微调手法体系,制定国内首套推拿手法行业标准,打造中医推拿标准化传承中心。 (2)开展脊柱病推拿临床研究(颈椎病1583例和腰突症2088例),证明脊柱推拿舒筋调骨系列手法优效,临床疗效颈椎病93.5%、腰突症95.0%;仅本团队医院统计,近10年推拿科以脊柱“舒筋调骨手法治疗脊柱病17.46万人次,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成为全国同行示范。 3.运用等速、三维有限元等生物力学方法,率先阐明脊柱推拿通过改善患者脊周“经筋(肌群)力学性能、调整椎间关节异常微位移和椎间盘应力显效,从而破解脊柱病“筋骨失衡引发“肢体功能障碍难题。 4.率先运用神经生物学方法开展脊柱推拿镇痛研究。发现P2X3、AC3等化学门控通道和脊髄CX3CL1等信号传导相互作用致痛,揭示推拿通过调控外周P2X3、Piezo等离子通道、改善脊柱病损节段脊神经局部微环境发挥镇痛,首次阐明脊柱病“筋骨失衡引发“疼痛难题及推拿镇痛机制。 发表论文266篇,其中SCI/EI37篇;出版专著7部,授权专利19项;团队有杰青、973首席、国家百千万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等,培养硕博士85名;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上海市质量金奖等。 成果编入“十五以来国家级《推拿学》教材;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推拿重点学科、区域中医推拿诊疗中心、全国推拿分会等形式和路径,引领全国中医推拿学科发展;连续举办20期脊柱推拿国家级继教项目;通过适宜技术讲师团、专科网络和培训基地,推广至21个省市1000余家中医院,培训推拿医师22000余人,几乎涵盖国内二三级医院推拿科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