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 篇 文学
    • 3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0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6 篇 艺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5 篇 工学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建筑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3 篇 城市
  • 3 篇 都市空间
  • 3 篇 媒介使用
  • 2 篇 微博
  • 2 篇 城市化
  • 2 篇 城市传播
  • 2 篇 人际传播
  • 2 篇 社区认同
  • 2 篇 电影
  • 1 篇 手机
  • 1 篇 传播影响力
  • 1 篇 出租车
  • 1 篇 大众媒介
  • 1 篇 结晶形象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新媒体
  • 1 篇 信息化城市
  • 1 篇 流行歌曲
  • 1 篇 影像文本
  • 1 篇 个案研究

机构

  • 1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厦门大学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 篇 香港城市大学
  • 2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中国美术学院
  • 2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兰州交通大学
  • 1 篇 大连民族学院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同济大学
  • 1 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
  • 1 篇 安徽大学
  • 1 篇 广西大学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

  • 2 篇 张志安
  • 2 篇 沈菲
  • 1 篇 杨有庆
  • 1 篇 林立
  • 1 篇 陈桂琴
  • 1 篇 白润生
  • 1 篇 陆晔
  • 1 篇 张婷婷
  • 1 篇 潘霁
  • 1 篇 谢清果
  • 1 篇 赵民
  • 1 篇 周岩
  • 1 篇 宗怡
  • 1 篇 汤菁
  • 1 篇 曾一果
  • 1 篇 张杰
  • 1 篇 楚亚杰
  • 1 篇 吴胜涛
  • 1 篇 王琛
  • 1 篇 潘晓慧

语言

  • 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4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媒介公信力再探:公信力评价个人层面效果分析
媒介公信力再探:公信力评价个人层面效果分析
收藏 引用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作者: 沈菲 张志安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析我国受众的媒介公信力评价,以及公信力评价对公民政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同时比较媒介信度与媒介表现这两个常用的媒介公信力指标对四个应变量的预测效度。数据分析显示:1)电视仍然是公信力最高的媒介形式,互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系统、使用与交换:网络流行语的意义生产
系统、使用与交换:网络流行语的意义生产
收藏 引用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作者: 陈桂琴 林如鹏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解读传统主流媒体的网络流行语使用,既要在索绪尔的词汇域和句法规则中寻找网络流行语的语义信息,又要在语言交换市场中解码网络流行语作为权力和权威的符号。传统主流媒体使用网络流行语并不意味着网络流行语的收编与消亡,而是不同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文流行歌曲中的身份认同——以两岸三地的城市‘影像’为例
中文流行歌曲中的身份认同——以两岸三地的城市‘影像’为例
收藏 引用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作者: 赵民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中文流行歌曲(以正式进入流行歌曲产业链为范围)与地方(以城市、城镇为主)"影像"呈现的关系,包括:1)在歌曲(或其附属的MV中)直接呈现在地化"影像";2)在歌曲的曲调/歌词的创作特点、风格与地方属性的关联性;3)流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提升城市报道的传播影响力探析——以《新周刊》“城市”专栏为例
提升城市报道的传播影响力探析——以《新周刊》“城市”专栏为例
收藏 引用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作者: 吴玉兰 邢春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而城市报道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是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方式。本文运用文化软实力、传播影响力等相关理论,选取《新周刊》"城市"专栏2011年度刊发的总共24期42篇城市报道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受众媒介使用的地区差异比较
中国受众媒介使用的地区差异比较
收藏 引用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作者: 张志安 沈菲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
本文依据《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地域受众媒介使用行为的特征及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文章首先简要描述新媒介环境下中国受众对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和互联网等不同媒介的使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转型还是姿态?——广东某报业集团媒介融合的个案研究
转型还是姿态?——广东某报业集团媒介融合的个案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作者: 尹连根
报业融合无论在业界还是学界都方兴未艾。为此,本文从"新闻融合"(或称"工作室融合")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我国报业的新闻融合问题。基于笔者对广东省某报业集团共计21位一线记者进行的深度访谈所得,本研究发现,管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传播的新视点: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与大众传播
城市传播的新视点: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与大众传播
收藏 引用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作者: 于凤静 白润生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大众传播城市传播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快速地进入城市;他们需要尽快实现身份意识的转换和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大众传播具有极强的社会沟通、协调与整和功能,是实现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身份意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项目说明
《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项目说明
收藏 引用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作者: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课题组
本组论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当代社会变迁和大众传媒》(项目编号:211XK03;项目负责人:李良荣)。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承担了该项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媒介使用、媒介评价、社会交往与中国社会思潮的三种意见趋势
媒介使用、媒介评价、社会交往与中国社会思潮的三种意见趋势
收藏 引用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作者: 陆晔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本研究从经验层面检视当今中国社会思潮的三种意见趋势与媒介使用、媒介评价、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众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发展总体持正面肯定评价,但也存在着自由主义、新左派、文化保守主义三种不同社会思潮的意见趋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区报与城市沟通:基于上海《新闻晨报》社区报的案例探讨
社区报与城市沟通:基于上海《新闻晨报》社区报的案例探讨
收藏 引用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作者: 徐煜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为中国报业中的一种新报种,社区报在报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一下子成为了业界和学界炙手热的关注议题,由此而延伸出的社区报研究则主要围绕社区报的操作性来展开探讨,这些研究揭示出了在中国语境下作为一种新报种存在的社区报的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