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 篇 哲学
    • 40 篇 哲学
  • 11 篇 历史学
    • 8 篇 世界史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3 篇 法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法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主题

  • 6 篇 政治思想
  • 6 篇 庄子
  • 6 篇 哲学思想
  • 5 篇 道家思想
  • 5 篇 孔子
  • 4 篇 道家文化
  • 3 篇 哲学理论
  • 3 篇 价值取向
  • 3 篇 《论语》
  • 3 篇 老子
  • 2 篇 哲学思维
  • 2 篇 心学思想
  • 2 篇 《文子》
  • 2 篇 心性论
  • 2 篇 习近平
  • 2 篇 韩非
  • 2 篇 儒家文化
  • 2 篇 法家思想
  • 2 篇 《老子》
  • 2 篇 儒学思想

机构

  • 9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华侨大学
  • 2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2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武汉纺织大学
  • 1 篇 西北政法大学
  • 1 篇 武汉理工大学
  • 1 篇 五邑大学
  • 1 篇 天津社科院哲学所
  • 1 篇 清华大学

作者

  • 1 篇 周玲
  • 1 篇 吴学忠
  • 1 篇 谢清果
  • 1 篇 李智福
  • 1 篇 宋德刚
  • 1 篇 王威威
  • 1 篇 赵威
  • 1 篇 任健峰
  • 1 篇 赵建永
  • 1 篇 许家瑜
  • 1 篇 张乃芳
  • 1 篇 刘娇娇
  • 1 篇 王小婷
  • 1 篇 赵建功
  • 1 篇 刘黛
  • 1 篇 李伟伟
  • 1 篇 蔡利民
  • 1 篇 马天威
  • 1 篇 乔松林
  • 1 篇 庞光华

语言

  • 6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60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儒教与儒学
儒教与儒学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作者: 唐文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如果认为梁启超愿取“儒家道术”而欲舍“儒家哲学”的想法比后来纯粹哲学化的儒学研究进路更符合儒家传统的本来面目、从而也可能更有意义的话,那么,对于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研究进路及在相关讨论中对于梁启超观点的漠视,就需要解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家核心要义的自然观念及现代意义
道家核心要义的自然观念及现代意义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作者: 赵建永 天津社科院哲学所
道家以自然主义精神为价值取向,以"自然的和谐"为基础,继而推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这四个环节具有一种历时性递进式层次关系.儒家的人文主义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万殊而一贯与一统而万殊--理一分殊及其现代思价值探析
万殊而一贯与一统而万殊--理一分殊及其现代思价值探析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作者: 王心竹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儒学院
理一分殊作为宋明理学中的重要命题,从万殊而一贯与一统而万殊两个方面,既确立了形上之本体,又使本体有了功夫之下手处,体现在程朱理学中就是本体理与格物穷理的双向确立.由此,自孟子以来仁与义的关系及其依据问题;与此相关,墨氏之兼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帝王之道,止于无伤--论王船山《庄子解》的政治思想
帝王之道,止于无伤--论王船山《庄子解》的政治思想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作者: 邓联合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王船山在其晚年著作《庄子解》中,基于“浑天”的终极视域,提出了“物之自治者,天之道也”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的涵义是:民众依其天赋自然、差异不齐的情欲好恶及质才功效即可自得自正,并且自发形成自安自善的和谐生活秩序.以此为据,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郭象“自然”观念的内涵及其相关问题
郭象“自然”观念的内涵及其相关问题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作者: 叶树勋 南开大学哲学院
“自然”是郭象哲学中极为重要而又内涵复杂的一个概念.它在不同的话语场合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需要区分语境进行解析.透过含义的多样性,也可发现郭象有一根本理解,即“自然”作为事物活动的普遍形式,意味着事物的活动既非由于他者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中国古代的天道信仰看权力伦理的系统建构
从中国古代的天道信仰看权力伦理的系统建构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作者: 赵威 王四达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泉州362021
“权力伦理”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在中国古代圣贤对国家政治权力的论述中已“脉络性”地包含着丰富的权力伦理思想,它大致可梳理为如下环节:一个以天道信仰为终极依据的权力来源;一套以政治、法律、伦理为系统结构的权力依托;一种以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國學復興背景下的國學大師經典論評--以錢穆《尚書》學研究論評為中心
國學復興背景下的國學大師經典論評--以錢穆《尚書》學研究論評為...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作者: 楊兆貴 吳學忠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
钱穆对《尚书》有研究,但是没有专着.本文主要从几方面论述钱穆对《尚书》的看法:第一,他穆认为《尚书》是部史书;现在读《尚书》,应只求其大义,反对从事白话翻译工作;《尚书》今文二十八篇难读,有些篇章可能是后世伪造,如(尧典)不是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纲"理论的形成
"三纲"理论的形成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作者: 黄国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100875
基于白虎观学术研讨会形成的《白虎通义》一书,正式以官方的形式确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著名理论,那就是三纲六纪说。三纲理论是一个二维而非一维的等级体系,它不仅强调了横向上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的尊卑关系,同时也凸显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德治与法治:商鞅、韩非的治国之道
德治与法治:商鞅、韩非的治国之道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作者: 王威威 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 北京102206
商鞅,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卫国人.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因军功被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因而称为商鞅.商鞅是先秦法家中变法最有成效的实践者,又对法家思想的成熟有重要贡献.他在秦国的变法涉及众多方面,而最为核心的是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目的共同体--孟子仁义并举与社分工视角下的君民君臣关系(初稿)
目的共同体--孟子仁义并举与社会分工视角下的君民君臣关系(初稿)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作者: 李畅然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仁代表人乃至万物先天处于共生的共同体,义则代表后天的社分工下其他成员让渡给某一类成员的功能性、工具性也即职责义务,孟子则孜孜于万物一体之仁与一本万殊之义之间求取中道.君与师(臣僚)以个人之身具礼本之尊,是出于其管理、教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