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4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27 篇 教育学
    • 1,117 篇 教育学
    • 7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 篇 体育学
  • 602 篇 管理学
    • 60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51 篇 历史学
    • 136 篇 中国史
    • 13 篇 世界史
    • 3 篇 考古学
  • 103 篇 法学
    • 7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8 篇 政治学
    • 10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68 篇 哲学
    • 68 篇 哲学
  • 28 篇 文学
    • 1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5 篇 新闻传播学
  • 13 篇 理学
    • 1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5 篇 工学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4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 1 篇 军制学
    • 1 篇 军事训练学

主题

  • 65 篇 教育史
  • 56 篇 教育思想
  • 37 篇 陶行知
  • 31 篇 雷沛鸿
  • 25 篇 教育史学科
  • 22 篇 教育
  • 21 篇 美国
  • 20 篇 中等教育
  • 19 篇 毛泽东
  • 18 篇 师范教育
  • 17 篇 夸美纽斯
  • 15 篇 杜威
  • 14 篇 晏阳初
  • 14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3 篇 知识分子
  • 13 篇 统治者
  • 12 篇 杨贤江
  • 11 篇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 11 篇 洋务派
  • 11 篇 发展

机构

  • 85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5 篇 中央教科所
  • 50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44 篇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
  • 37 篇 华东师大教育系
  • 31 篇 北京师大教育系
  • 3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6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25 篇 河北大学
  • 25 篇 浙江大学
  • 24 篇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
  • 21 篇 厦门大学
  • 20 篇 西南师范大学
  • 18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7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5 篇 杭州大学
  • 13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3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3 篇 西南师大教育系

作者

  • 20 篇 方晓东
  • 12 篇 刘传德
  • 12 篇 李玉非
  • 11 篇 单中惠
  • 9 篇 宋荐戈
  • 9 篇 徐卫红
  • 8 篇 程方平
  • 7 篇 刘巧利
  • 7 篇 曲铁华
  • 7 篇 郭红霞
  • 7 篇 张传燧
  • 7 篇 金林祥
  • 7 篇 陈德安
  • 7 篇 齐红深
  • 7 篇 陈桂生
  • 6 篇 李协京
  • 6 篇 廖其发
  • 6 篇 蓝建
  • 6 篇 刘茗
  • 6 篇 储朝晖

语言

  • 1,54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1540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李道纯的教育哲学思想
李道纯的教育哲学思想
收藏 引用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畅红琴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从人生而有道性的人性论、道体虚无的宇宙观、"心即是道,道即是心"的心性学说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全真道南宋道士李道纯的教育哲学思想,并作了简要评价。
来源: 评论
杨贤江读书法思想初探
杨贤江读书法思想初探
收藏 引用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阳安 烟台职业学院教育系
本文从读书法的涵义与研究读书法的意义、读书的作用与目的、读书的一般原则与方法三个方面探析、评述了杨贤江的读书法思想,对当今读书法理论的研究和指导人们读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来源: 评论
中国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学记》
中国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学记》
收藏 引用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师忱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为西汉戴圣所编。因其叔戴德编有《大戴礼记》,故《礼记》又称《小戴礼记》,以示区别。《礼记》在唐代列于五经,有49篇。都是儒家诸子的著述。其中《学记》篇全文1229字,是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作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析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试析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收藏 引用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梅汝莉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体现着许多古代道德教育的影响。但是,要想真正揭示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就事论事是不行的。本文试图从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入手进行探讨,以求全面显示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继往开来作用。
来源: 评论
试论中国的对外教育交流
试论中国的对外教育交流
收藏 引用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于富增 教育部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帝国主义第一次以武力敲开中国大门。但是,清政府开始对外教育交流却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即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后的20年。
来源: 评论
略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
略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
收藏 引用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相力 卜然然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先秦儒家继承前代重民教民的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对教化实施者的素质、教化的对象、内容与方式等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形成了本学派的教化思想。
来源: 评论
教育史研究的新范式
教育历史研究的新范式
收藏 引用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箭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从语言生成的角度去研究教育历史,以话语和文本分析为基础的新的研究范式运用到教育历史的研究中,能够深化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将过去所忽视的内容提升到可以研究的范围,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视野,这样可以取得大为不同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傅山的学习思想
傅山的学习思想
收藏 引用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申国昌 山西师范大学教科所
傅山(1606—1684年),字青主,祖籍山西省大同市人,出生在山西省阳曲县,是十七世纪中国进步的思想家、杰出的爱国者和满腹经纶、多才多艺的大学者。他毕生严谨治学、钻研学问、涉猎广泛、博极群书,在政治、
来源: 评论
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问题
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问题
收藏 引用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于述胜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我在多年的教育史教学中发现,中国教育史的普通学习者中曾有人这样抱怨:"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太缺乏个性了,他们的思想总是千篇一律、不断重复。"有人说得更加直截了当:"学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其他人的教育思想学不学也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江铭 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院
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是分别研究中国和世界各国教育的发生、发展与嬗递的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所开设的基础学科。由于教育史凝结着人类在教育领域内的一切智慧和创造,是教育经验的汇合体,因此,研究和学习中外教育史,无论对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