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8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26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7 篇 医学
    • 170 篇 中医学
    • 169 篇 中西医结合
    • 6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0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哲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主题

  • 15 篇 临床疗效
  • 10 篇 实验药理
  • 9 篇 中医治疗
  • 7 篇 十八反
  • 7 篇 辨证论治
  • 7 篇 中药治疗
  • 6 篇 证型分析
  • 6 篇 方证研究
  • 5 篇 细胞增殖
  • 5 篇 黄芪建中汤
  • 5 篇 临床药理
  • 5 篇 中医药疗法
  • 5 篇 十九畏
  • 5 篇 糖尿病
  • 5 篇 肝舒乐片
  • 4 篇 临床应用
  • 4 篇 食管癌
  • 4 篇 中医药
  • 4 篇 中药药理
  • 4 篇 方证相应

机构

  • 109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21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 10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0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7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6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5 篇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
  • 5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5 篇 河南省中医院
  • 4 篇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
  • 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4 篇 陕西中医学院
  • 3 篇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
  • 3 篇 安阳市脉管炎医院
  • 3 篇 郑州大学
  • 3 篇 吉林市中医院
  • 3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3 篇 新乡市中医院
  • 2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作者

  • 19 篇 司富春
  • 8 篇 李成文
  • 7 篇 钟赣生
  • 7 篇 陈玉龙
  • 7 篇 王茜
  • 6 篇 刘明
  • 6 篇 洪素兰
  • 6 篇 邵雷
  • 5 篇 欧丽娜
  • 5 篇 李娟娟
  • 5 篇 刘佳
  • 5 篇 王峰
  • 4 篇 马艳春
  • 4 篇 梁润英
  • 4 篇 周发祥
  • 4 篇 赵宏杰
  • 4 篇 陈绍红
  • 4 篇 张宏亮
  • 4 篇 刘旺根
  • 4 篇 卢旻

语言

  • 25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60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加减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失眠
加减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失眠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作者: 晋玉梅 陈悦 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
本文从冠心病失眠的发病机理,用药依据,用药方法及典型病例,治疗体诸方面进行介绍。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因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对预后担忧,或为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因制宜”在亚健康防治中的体现
“三因制宜”在亚健康防治中的体现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作者: 吕翠田 河南中医学院治未病研究所
亚健康状态目前已成为世界医学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即为疾病前的机体功能失衡状态,受年龄、性别、体质、季节时令、生活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亚健康人群的症状表现和病机呈现出较大差异。因此中医在调理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伤寒论》中方证的一点思考
关于《伤寒论》中方证的一点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作者: 司富春 马青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是张仲景在《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等基础上编撰而成的一部经典方书,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其"方证"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方书之祖"。本文试探讨其"方证"的含义及意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运用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考
运用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作者: 谢世平 左刚 许前磊 河南中医学院
中医的现代化研究中医理论的更深层次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证候的研究,而当今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多注重于某一证型或某一层次的研究,缺乏从整体上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证候的系统性研究,系统生物学的引入为中医证候学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并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媒体辅助于方剂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多媒体辅助于方剂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作者: 赵杰荣 濮阳市卫生学校
方剂具有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疗效确切,运用灵活的基本特征。方剂学作为沟通中医基础中医临床的桥梁课,既遵循君、臣、佐、使组方配伍原则,又有方剂加减运用以适应病情变化的实际需求,具有直观、形象、灵活、变通的特性,借助多媒体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经方《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的经验
传统经方《小青龙汤》在临床中应用的经验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阳 河南省焦作市李文秀中医门诊部
目的:用传统经方《小青龙汤》治疗现代疾病。方法:用纯中草药对咳喘病及水肿病,汤剂,煎制,口服。结果:用传统经方《小青龙汤》加减辩证,在临床上治疗咳喘病及水肿病,能使患者在短期内身体完全康复。结论:异病同治,是祖国传统中医学辩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蓄血证实验模型的研究
蓄血证实验模型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作者: 何赛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文综合论述了蓄血证的概念及部位,并根据其临床特点,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蓄血证"动物模型。通过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的对照观察,表明造模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凝血酶原时间(P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温病条辨》第四条的再认识
对《温病条辨》第四条的再认识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华锴 刘俊芳 郭选贤 河南中医学院热病研究所
吴鞠通《温病条辨》第四条是吴氏为我们确定的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辨治方药,对此后世争议颇多。本文在例举有关医家不同意见后,依据吴氏原意,按照中医有关理论,分析了卫分证的病机及选方用药,根据笔者长期的临床经验认为吴氏之论一语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病、证、方关系浅探
病、证、方关系浅探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作者: 郑攀 河南中医学院
本文阐述了病、证、方的含义,强调了正确认识三者的关系是辨证论治的先决条件。分述了病与证、证与方的关系,并认为辨病与辨证结合是认识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诊疗体系的关键环节;方证相应是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只有把握方与证的密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证与方证研究的思考
对中医证与方证研究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作者: 曹晓青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因此中医证的研究一直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点和关键问题。然而在证的研究过程中忽视了中医证的抽象性,而研究指标不具有特异性。"证"的研究应从"方证"研究入手,方证是对证的客观具体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