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 篇 医学
    • 23 篇 中医学
    • 17 篇 中西医结合
    • 1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5 篇 历史学
    • 15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9 篇 文学
    • 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6 篇 《黄帝内经》
  • 5 篇 医古文
  • 2 篇 《周礼》
  • 2 篇 中医经典
  • 2 篇 中医古籍
  • 2 篇 张介宾
  • 2 篇 医史文献
  • 2 篇 中医学术
  • 2 篇 医德
  • 2 篇 黄帝内经
  • 2 篇 《汉书》
  • 2 篇 刘完素
  • 2 篇 《五十二病方》
  • 2 篇 《史记·楚世家》
  • 2 篇 《史记》
  • 1 篇 脾脏
  • 1 篇 医史研究
  • 1 篇 民国时期
  • 1 篇
  • 1 篇 利玛窦

机构

  • 7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6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5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4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4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4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3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3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3 篇 广西中医学院
  • 2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2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2 篇 成都大学
  • 2 篇 长春中医药大学
  • 1 篇 云南中医学院
  • 1 篇 山西职工医学院
  • 1 篇 宁夏大学
  • 1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 篇 山西中医学院
  • 1 篇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作者

  • 2 篇 李禾
  • 2 篇 葛晓舒
  • 2 篇 叶磊
  • 2 篇 钱超尘
  • 2 篇 彭君梅
  • 2 篇 傅海燕
  • 2 篇 杨华森
  • 2 篇 孙文钟
  • 2 篇 沈澍农
  • 1 篇 林楠
  • 1 篇 付笑萍
  • 1 篇 贾成祥
  • 1 篇 高驰
  • 1 篇 沈成
  • 1 篇 徐梅
  • 1 篇 甄雪燕
  • 1 篇 卫云英
  • 1 篇 孙中堂
  • 1 篇 范登脉
  • 1 篇 贺松其

语言

  • 6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62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逸韵余霞,斯人独秀——陈独秀《连语类编》及其他
逸韵余霞,斯人独秀——陈独秀《连语类编》及其他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崔为 长春中医药大学
《连语类编》是陈独秀在20世纪30代身陷囹圄时完成的语言学专著,书中把连语(即连绵词)按内容分并为20类,提出"明确认识连语之为一字而复音","盖自单音象形字固定以后,无法以一字表现复声母,而在实际语言中,复声母则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喉证指南》几个问题的考辨
关于《喉证指南》几个问题的考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李计筹 郭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当代几本重要的中医目录学著作对《喉证指南》一书的著录纷然不一,笔者通过翻检资料,确定《喉证指南》与《喉症指南》为一种书,正确的书名当为《喉证指南》,作者是清末浙江遂安人余泽春。广东顺德人兆璋仅是将其与《白喉捷要合编》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抚尘”臆说
“抚尘”臆说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杨华森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
古人常以"抚尘"指称儿童玩泥沙或玩泥沙的游戏,又以"抚尘之好"形容友人自幼交厚。虽其义项远不止此,但因汉语辞书并未广收博采,致使学人每感眩惑。根据两词字面意义、词性结构、历史事实文人使用等情况看,除辞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帝内经》“咽”“喉”类词语辨析
《黄帝内经》“咽”“喉”类词语辨析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傅海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
《内经》中记载有"咽"、"喉"及"咽路"、"喉咙"、"肺系"、"气道"、"嗌"等相关术语。这些术语的含义如何?有无差异?本文将对此加以探讨。1咽、咽路1·1咽&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代的饮食养生思想探讨
周代的饮食养生思想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卢银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国的养生思想源远流长,当《神农本草经》的365种植物分别被归类到养命、养性和治病三方面,当《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被明确提出之前,人们关注生命的行为一直都存在于看似不经意之中。饮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然本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儒家“致中和”理念与孙思邈医务人际关系思想
儒家“致中和”理念与孙思邈医务人际关系思想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彭君梅 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致中和"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即贵和谐,尚中道。孙思邈的医务人际关系思想始终贯彻着"致中和"理念,以"修己安人"为构建良好医务人际关系的根本,以"中"为度,以"和"为归结,总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古文博士培养概况
医古文博士培养概况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沈澍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先说一下本文写作的缘起。上世纪末,应主编段逸山教授之邀,我参加了高级教参《医古文》一书的编写,受命写成《医古文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一篇长文。该文的写作意在对当时医古文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情况做个总结,并对全国医古文研究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作用与反思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作用与反思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葛晓舒 易法銀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
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哲学思想对医学产生影响有两个高峰期:先秦秦汉时期和宋明时期。本文梳理了先秦秦汉阴阳思想、五行思想的发展及其对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巨大作用,分析了宋明理学、心学对同时代医学思想的影响,并从哲学角度对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史记》中的汉代女医生考释
《史记》中的汉代女医生考释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张秀传 河南中医学院医古文教研室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记载了扁鹊、仓公两位男医生,而且还记载了两位女医生——这就是汉代妇产科女医生淳于衍和杂科女医生义姁,遗憾的是司马迁没有专门为她们立传,本文汇集了史籍中关于她们二人的有关资料,并对她们的生平事迹进行考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研读中医古籍须注意古今词义的变迁
研读中医古籍须注意古今词义的变迁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孙文钟 上海中医药大学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变化最为迅速,新词不断产生,旧词逐渐消亡,使用着的词有不少在意义上也逐渐改变。因此,阅读中医经典古籍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古今词义的变迁,特别是古今词义不同或有同有异,都必须以历史观点去考察、理解。正确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