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 篇 医学
    • 23 篇 中医学
    • 17 篇 中西医结合
    • 1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5 篇 历史学
    • 15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9 篇 文学
    • 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6 篇 《黄帝内经》
  • 5 篇 医古文
  • 2 篇 《周礼》
  • 2 篇 中医经典
  • 2 篇 中医古籍
  • 2 篇 张介宾
  • 2 篇 医史文献
  • 2 篇 中医学术
  • 2 篇 医德
  • 2 篇 黄帝内经
  • 2 篇 《汉书》
  • 2 篇 刘完素
  • 2 篇 《五十二病方》
  • 2 篇 《史记·楚世家》
  • 2 篇 《史记》
  • 1 篇 脾脏
  • 1 篇 医史研究
  • 1 篇 民国时期
  • 1 篇
  • 1 篇 利玛窦

机构

  • 7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6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5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4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4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4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3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3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3 篇 广西中医学院
  • 2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2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2 篇 成都大学
  • 2 篇 长春中医药大学
  • 1 篇 云南中医学院
  • 1 篇 山西职工医学院
  • 1 篇 宁夏大学
  • 1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 篇 山西中医学院
  • 1 篇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作者

  • 2 篇 李禾
  • 2 篇 葛晓舒
  • 2 篇 叶磊
  • 2 篇 钱超尘
  • 2 篇 彭君梅
  • 2 篇 傅海燕
  • 2 篇 杨华森
  • 2 篇 孙文钟
  • 2 篇 沈澍农
  • 1 篇 林楠
  • 1 篇 付笑萍
  • 1 篇 贾成祥
  • 1 篇 高驰
  • 1 篇 沈成
  • 1 篇 徐梅
  • 1 篇 甄雪燕
  • 1 篇 卫云英
  • 1 篇 孙中堂
  • 1 篇 范登脉
  • 1 篇 贺松其

语言

  • 6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62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佛教世俗化对于中国古代医德的影响——以“果报观”为探究中心
佛教世俗化对于中国古代医德的影响——以“果报观”为探究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张孙彪 林楠 福建中医药大学
本文选取古代医德建构中"果报观"的运用作为考察中心,在佛教世俗化背景下,描绘出其宗教理念对于世俗道德形成所发挥的深刻影响。以小及大,管窥佛教道德理念的"异域"色彩与中国本土原发思想背景的杂糅融合。同时,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老老恒言》的养生思想对现代养生学的启示
《老老恒言》的养生思想对现代养生学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黄作阵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系
清曹廷栋《老老恒言》,是一部中医养生名著。因其鲜明的养生观点、切近实用的养生方法广为人们所喜爱,多次刊刻。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入手谈老保健方法,细致入微,切实可行,且大都经作者亲身体验,值得信赖。尤其可贵的是,本书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隋前部分校正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隋前部分校正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章红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部石刻拓本图录汇编,所收石刻数量最多,体例亦善,是文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但是书中也有不少缺失错误之处,影响了文献的准确利用。该文就书中隋代以前的所有拓本图录在时间误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普通文献角度看岐伯的医学成就——兼论口碑史对医史研究的价值
从普通文献角度看岐伯的医学成就——兼论口碑史对医史研究的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叶磊 河南中医学院医史文献学科
中医学史上,奠定岐伯大医形象的最重要的文献是《内经》。《内经》的内容是以黄帝同岐伯、伯高、少俞、少师、鬼臾区、雷公六位臣子问答的形式展开的。其中岐伯的回答和论述占了大部分篇幅,在这些人中当之无愧的占着首席地位,因而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强化国学经典教育 推进医古文课程建设
强化国学经典教育 推进医古文课程建设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路红 山西中医学院医古文教研室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备熟练阅读中医古籍的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医古文课程理应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与义务,医古文要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玛窦规矩”与中医药交流
“利玛窦规矩”与中医药交流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杨奕望 吴鸿洲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
简述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的生平和经历,入华后遵从中国风俗、潜心儒家思想、广交各地文人,所采用天主教儒学化的传教方式,世称"利玛窦规矩"。利氏在华20多的所见所闻,撰成的《利玛窦中国札记》,认为中医药简单有效,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劳树棠与《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
劳树棠与《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杨东方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清代乾隆间。其医家类收书百余种(含附),共一千八百多卷,可以说历代医学名著要籍基本上都被选入。它的编订首先要归功于全书的总纂官纪昀。不过,纪昀要宏观负责四部书籍,虽亦参与所选医籍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夏文医方“芍药柏皮丸”考释
西夏文医方“芍药柏皮丸”考释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惠宏 段玉泉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在大量的草书医方判读相当困难而致西夏文医方解读相对滞后的背景下,本文尝试从单个方药"芍药柏(檗)皮丸"的解读入手,探讨西夏文医方解读的可行途径。在系统梳理出中医文献中"芍药柏(檗)皮丸"的不同配伍、不同记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帝内经》中的医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下价值
《黄帝内经》中的医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下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较为完备的一部医学典籍,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该书虽无教育思想之专论,但其蕴含的医学教育思想却极为丰富,包括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教育对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史文献学科的内涵与医古文教学刍议
医史文献学科的内涵与医古文教学刍议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 刘晓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医古文教研室
当前,高等教育日益转向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和方法。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作为一门融合医学科学和人文学科交叉的学科,在医学院校尤其是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