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4 篇 医学
    • 43 篇 中西医结合
    • 36 篇 中医学
    • 1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0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11 篇 乙型肝炎
  • 8 篇 中医病机
  • 8 篇 中药治疗
  • 6 篇 用药规律
  • 6 篇 疗效评价
  • 6 篇 艾滋病
  • 5 篇 辨证论治
  • 4 篇 肝病
  • 4 篇 临床疗效
  • 3 篇 脾胃湿热证
  • 3 篇 病理机制
  • 3 篇 临床药理
  • 3 篇 肝郁脾虚证
  • 3 篇 临床表现
  • 2 篇 程序性死亡分子-1
  • 2 篇 温病学课
  • 2 篇 高等院校
  • 2 篇 中医证型
  • 2 篇 中医证候
  • 2 篇 温病学

机构

  • 17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7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5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3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 3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
  • 3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2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2 篇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
  • 1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 1 篇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
  • 1 篇 温州市中医院
  • 1 篇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
  • 1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1 篇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
  • 1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
  • 1 篇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
  • 1 篇 四川省内江市中医...
  • 1 篇 四川省彭州市中医...

作者

  • 16 篇 冯全生
  • 5 篇 杨利超
  • 5 篇 王雅楠
  • 4 篇 张国梁
  • 4 篇 党思捷
  • 4 篇 郭选贤
  • 3 篇 李白雪
  • 3 篇 罗雪梅
  • 3 篇 李艳
  • 3 篇 刘丽丽
  • 3 篇 周明德
  • 3 篇 刘西洋
  • 3 篇 张玮
  • 3 篇 苏悦
  • 2 篇 万和荷
  • 2 篇 舒发明
  • 2 篇 侯勇
  • 2 篇 杨小军
  • 2 篇 刘涛
  • 2 篇 王金萍

语言

  • 5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吴鞠通配伍运用银花、连翘的经验
吴鞠通配伍运用银花、连翘的经验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刘枭 刘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
金银花、连翘为临床上的常用药对,观其临床应用,医者多取其辛凉清解之功.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擅用银花、连翘,在其著作《温病条辨》中用到银花、连翘的方剂有银翘散及其加减方、新加香薷饮、银翘马勃散、银翘汤等,用于诸多证候的治疗,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治湿法在肝病治疗中应用
治湿法在肝病治疗中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曦 孙学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210000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
湿邪是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据分湿邪之部位、寒热、兼夹等当用健脾利湿、淡渗利湿、流气化湿、辛苦开泄、苦温芳化、清热利湿、分消走泄、疏利三焦、通阳化湿等法而治之.同时与其他治法相配合,选择合适的方药,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来源: 评论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胸痹案证治特色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胸痹案证治特色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鑫辉 许福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 湖南长沙410007
叶天士对于胸痹的证治有其独特的特色,治疗时注重调理脾胃,选方用药上专重气味.叶天士治疗胸痹案常效仿仲景栝楼薤白汤,但于仲景经方上灵活加减化裁,组方周密,处方结构又多有变化,均体现了叶氏对胸痹的独特论治特色.
来源: 评论
再议"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再议"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刘正元 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450046
"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陆子贤此句言简意赅,大致论述了温病斑疹之病由,但并不能详尽斑疹之病位及病证的关系.斑疹不皆是肺胃,亦不尽是热毒,故临证须细察精详,诸证并论,细辨斑疹之病位寒热,随症治之,方能效果非常.
来源: 评论
中医药抗乙肝病毒研究进展
中医药抗乙肝病毒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孙建光 孙玉丽 王伟芹 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 山东济南250011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济南250011
本文阐述了中医药抗HBV的研究除了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应将有效药物形成标准化选材与剂型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系统研究,加强治疗机制的研究,以便更好、更合法地推向国际市场。
来源: 评论
加味温胆汤治疗皮肤病验案2则
加味温胆汤治疗皮肤病验案2则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晓艳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郑州450046
温胆汤是临床应用极广的一首名方,有宣通三焦、化痰清热利湿之效.中医临证强调整体辨证,本文病案虽病在皮表,但均与内在脏腑功能失常,痰湿停滞,三焦失畅有关,故应用温胆汤加减辨治而获显效.
来源: 评论
中国古代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刘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10029
因为古代医家认识到传染病的发生是外界的温邪在一定的条件下感染人体所致,所以对传染病的预防提出了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外邪侵袭两个重要原则。古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重视环境、个人卫生,强调保持饮食洁净,注意防害除害,严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温病的概念"内容安排及教学重点
"温病的概念"内容安排及教学重点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作者: 胡研萍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郑州450046
《温病学》是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其中概念的把握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体,提出了温病概念的教学重点和方法.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原著的学习是学好中医经典的必经之路.
来源: 评论
"治未病"理论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预防中的应用
"治未病"理论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预防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勇飞 张国庆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苏州215004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病率很高,如何有效预防SAP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卒中后脑神机失司、肺脾气虚,痰浊留滞、脏腑气机失展为SAP病理基础,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以醒脑开窍、健脾益肺、条达脏腑气机为治则,早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冯全生教授通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冯全生教授通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十三次感染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周明德 党思捷 黄舟 苏娇 冯全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610075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下同)是中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具有发病率高、流行性广、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冯全生教授临床用清热解毒化湿、疏肝理气通滞、活血散瘀通脉、养阴透邪通络等为主的通法治疗慢乙肝,每获良效.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