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1 篇 会议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6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7 篇 医学
    • 140 篇 中西医结合
    • 129 篇 中医学
    • 9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2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1 篇 历史学
    • 51 篇 中国史
    • 48 篇 考古学
  • 49 篇 文学
    • 4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4 篇 理学
    • 27 篇 化学
    • 7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32 篇 工学
    • 2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林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主题

  • 19 篇 中医文献学
  • 14 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3 篇 临床疗效
  • 10 篇 中医学史
  • 9 篇 中医古籍整理
  • 9 篇 含量测定
  • 7 篇 中药材
  • 7 篇 中药治疗
  • 6 篇 药理作用
  • 6 篇 中药材鉴别
  • 6 篇 伤寒论
  • 6 篇 冠心病
  • 6 篇 中医古文献
  • 5 篇 临床应用
  • 5 篇 心绞痛
  • 5 篇 性状鉴别
  • 5 篇 薄层色谱鉴别
  • 5 篇 化学成分
  • 5 篇 中药饮片
  • 5 篇 中药

机构

  • 32 篇 辽宁中医学院
  • 13 篇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
  • 8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8 篇 湖北中医学院
  • 6 篇 广西桂林食品药品...
  • 6 篇 浙江中医学院
  • 6 篇 广西中医学院
  • 5 篇 甘肃中医学院
  • 5 篇 中国中医研究院
  • 5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5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4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3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3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3 篇 香港浸会大学
  • 3 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
  • 3 篇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
  • 3 篇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
  • 3 篇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

作者

  • 22 篇 康廷国
  • 6 篇 翟延君
  • 5 篇 饶伟文
  • 4 篇 孙新宇
  • 4 篇 詹亚华
  • 4 篇 李世全
  • 3 篇 苑冬敏
  • 3 篇 王冰
  • 3 篇 姜泓
  • 3 篇 李成义
  • 3 篇 薛漓
  • 3 篇 张颖
  • 3 篇 胡晋红
  • 3 篇 杨红兵
  • 3 篇 夏锦明
  • 3 篇 赵中振
  • 3 篇 尹海波
  • 3 篇 罗陆一
  • 3 篇 廖月葵
  • 3 篇 万芳

语言

  • 26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
268 条 记 录,以下是221-230 订阅
排序:
中风速康丸治疗脑溢血后遗症37例的疗效评论
中风速康丸治疗脑溢血后遗症37例的疗效评论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德云 湖南省石门县新关镇医院丁家坪门诊部
脑溢血是本世纪中老年人的高发病,它所造成的肢体麻痹即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为了使患者摆脱病痛早日康复,见此,笔者以中医辩证论证治疗的原则,自制中风速康丸在治疗脑溢血后遗症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来源: 评论
益母草的文献研究与现代临床应用的探讨
益母草的文献研究与现代临床应用的探讨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章碧明 万芳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中药益母草为唇形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野生或栽培,通常在5~6月间花期采收,割取全草.以茎细、质嫩、色绿、无杂质者为佳,切段后干燥,生用或熬膏用.本文从古代经验和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导引文献整理研究概说
中医导引文献整理研究概说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盛康毅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中医导引学术源远流长,有关文献极其丰富.导引学术中医宝库中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史上曾与针灸、方药几乎并驾齐驱,历代名医多精于此道.但近百年来,方药、针灸乃至推拿皆有发展,唯导引却备受冷落.目前,热衷此事者少得可怜,若再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鼻衄"的辨证施护
浅谈"鼻衄"的辨证施护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郭长青 柳文虎 新疆吉木萨尔县红十字会第四门诊部
辨证施护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基本方法,对疾病的变化过程能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综合、归纳,采用不同的护理原则和措施,"异病同护,同病异护"使病人受到针对性护理,配合并保证了治疗效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医学史外史研究的进展
我国医学史外史研究的进展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朱建平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从总体上说,我国医学史研究的主流是内史研究.不过,外史研究并不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而是在之前已经出现.如1953年范行准撰著《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已经讨论了社诸因素与预防医学的相互影响.当然,当时并没有人将之归为外史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解读《太素》"道者理也……"
解读《太素》"道者理也……"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费国斌 江苏省镇江市老存仁堂药店
隋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太素》,有许多精辟绝妙的论述,令人赞叹不已,可谓中国医学史上无能比者."道者理也"一段,就是其一也.如下:杨注(后同,见《太素》):"道者理也,天地有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阴阳之气,天地之形,皆得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程国彭辨治心下痛的经验
程国彭辨治心下痛的经验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秦玉龙 天津中医学院
程国彭先生认为:九种心痛曰气、血、热、寒、饮、食、虚、虫、疰,当分而治之.世所云"诸痛为实,痛无补法",则很不全面.患者如果属实痛,则不可用补.若痛属寒实,则治以温剂,诚如朱震亨所说"温即是补".证属虚痛,则必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中药贮存与保管的几点体
浅谈中药贮存与保管的几点体会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杜新春 新疆建工医院
中药的贮存与保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草药的性能与质量.中药疗效如何,取决于分在制,三分在贮.炮制得再好的中药,如果贮存保管不好也是枉然.笔者还介绍了中药发生霉变、虫蛀的原因,及防止霉变、虫柱的各项措施,如"勤进、少进&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吴鞠通凉燥学说之我见
吴鞠通凉燥学说之我见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何德昭 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卫校附属医院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系统提出了秋燥的原因、症状、病机及治法方药.200年来,吴氏之说似已成定论,并已被多种书籍采纳.虽然,吴鞠通过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有关凉燥的主张确实把后学引入了歧途.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宋元时期医药文化中心南移的问题
关于宋元时期医药文化中心南移的问题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许敬生 河南中医学院
本文旨在说明宋元时期医药文化中心南移这一历史事实.宋元医药发展史就是整个医药文化中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历史,宋元时期是医药文化发展的转折点,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医药南北兴衰史.本文对宋元时期北方医学由盛到衰、南方医学逐渐兴盛直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