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4 篇 会议
  • 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5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2 篇 医学
    • 174 篇 中医学
    • 120 篇 中西医结合
    • 21 篇 临床医学
    • 1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3 篇 管理学
    • 18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6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29 篇 《伤寒论》
  • 11 篇 伤寒论
  • 10 篇 《金匮要略》
  • 9 篇 中医药文化
  • 8 篇 中医文化
  • 8 篇 《金匾要略》
  • 7 篇 治疗组
  • 6 篇 桂枝汤
  • 6 篇 模型组
  • 6 篇 六经辨证
  • 6 篇 糖尿病
  • 5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中华中医药学会
  • 5 篇 张仲景
  • 5 篇 六经病
  • 4 篇 小柴胡汤
  • 4 篇 中医药
  • 4 篇 阳明病
  • 4 篇 学术研讨会
  • 4 篇 风湿病

机构

  • 24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1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13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1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10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7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6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6 篇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
  • 5 篇 陕西中医学院
  • 5 篇 长春中医药大学
  • 4 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
  • 3 篇 湖北中医学院
  • 3 篇 山西中医学院
  • 3 篇 广西中医学院
  • 3 篇 安徽中医学院
  • 3 篇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
  • 3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2 篇 西安医学院
  • 2 篇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
  • 2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作者

  • 11 篇 李赛美
  • 5 篇 王保华
  • 5 篇 王庆国
  • 4 篇 王志勇
  • 4 篇 何新慧
  • 4 篇 黄仰模
  • 3 篇 崔健
  • 3 篇 谢世平
  • 3 篇 段飞茹
  • 3 篇 黄家诏
  • 3 篇 姜德友
  • 3 篇 王志高
  • 3 篇 田黎
  • 3 篇 金东明
  • 3 篇 陈志勇
  • 3 篇 程志立
  • 2 篇 赵琰
  • 2 篇 黄菊芳
  • 2 篇 程传浩
  • 2 篇 王小芸

语言

  • 253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25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方证相应论系列研究——从苓桂剂方证研究论述
方证相应论系列研究——从苓桂剂方证研究论述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聂惠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
1论题简读1.1方证相应论之名所谓方证相应,即方,指方剂;证,指病证,"方证相应"乃方剂与病证相对应的名称。
来源: 评论
胸痹浅识
胸痹浅识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郭晓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
"胸痹心痛短气病"是《金匮要略》中的一个专篇,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细腻而深刻,充分体现仲景对杂病辨治的精髓与特色。现就该篇篇名、病机、辩证与用药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
来源: 评论
论薯蓣丸组方特色
论薯蓣丸组方特色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阚方旭 任爱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淄博市中医医院
薯蓣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主治虚劳风气百疾,原文曰"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是方由薯蓣、当归、桂枝、神曲、人参、干地黄、川芎、甘草、大豆黄卷、杏仁、芍药、白术、麦门冬、柴胡、桔
来源: 评论
学习《金匮要略》血痹病的体
学习《金匮要略》血痹病的体会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黄仰模 田黎 广州中医药大学
血痹一词出自《灵枢·九针》:"邪入于阴则为血痹"。血痹作为完整的病名概念出自张仲景之《金匮要略》(简称《金匮》)。后世多以血痹病感受风邪引起肢体麻木不仁,严重者可有轻度疼痛而区别于感受风寒湿邪,病在关节以疼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
《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顾武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是中医学中讲究辨证论治理论的经典著作,对临床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所载方药更为临床所常用,所以研究《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更有其实践意义。现仅就个人体,略述几点。
来源: 评论
运用经方治验举隅
运用经方治验举隅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运翠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桂枝汤来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该方具有发表解肌、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的表虚症。在实际验证中,我院中医科运用经方治疗多例原因不明的皮肤瘙痒或狂躁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2例如下。
来源: 评论
“胸痹”与“心脏病”的相关性小议
“胸痹”与“心脏病”的相关性小议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桑希生 梁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每每看到有关各种"心脏病"研究的论文,在内容中总是以"胸痹"的从属性相关联,进而以胸痹的相关理论引以指导,此论不胫而走,广为赞同。本人是《金匮要略》的教学研究者,认为此论甚为不妥。
来源: 评论
甘麦大枣汤新用
甘麦大枣汤新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时萍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洽第二十二》,由甘草、浮小麦、大枣三味药组成,主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的有效方剂。在妇科杂证临床运用的机甚多,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来源: 评论
仲景医德研究和学习
仲景医德研究和学习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柯雪帆 何新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
要成为医生,首先要有医德。医德是个重要的议题,西方有希波格拉底誓言,我国优良的医德传统远远早于西方,已有千百年的历史,至今仍高度重视。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体现的仲景医德,可以说是我国最早、最全面的医德楷模。
来源: 评论
继承发展仲景阴证学说的范例——《阴证略例》
继承发展仲景阴证学说的范例——《阴证略例》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吴修符 李海蓉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医必读百部名著》编委的邀请,校审了王好古之《阴证略例》一书,对此书的学术价值及影响作了更进一步的客观深入的发掘及整理。现就参校的心得写就一文,以飨同道。1作者及成书年代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