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00 篇 会议
  • 1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3 篇 医学
    • 306 篇 中医学
    • 159 篇 中西医结合
    • 30 篇 临床医学
    • 2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4 篇 管理学
    • 19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历史学
    • 10 篇 中国史
    • 4 篇 考古学
  • 5 篇 文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机械工程

主题

  • 57 篇 中医学
  • 51 篇 《内经》
  • 39 篇 《黄帝内经》
  • 29 篇 《伤寒论》
  • 19 篇 中华中医药学会
  • 13 篇 学术研讨会
  • 13 篇 中医理论
  • 11 篇 伤寒论
  • 10 篇 《金匮要略》
  • 10 篇 发病机制
  • 9 篇 中医药文化
  • 9 篇 中医文化
  • 9 篇 高等教育
  • 9 篇 教学改革
  • 8 篇 《金匾要略》
  • 7 篇 征文通知
  • 7 篇 治疗组
  • 7 篇 临床疗效
  • 6 篇 桂枝汤
  • 6 篇 模型组

机构

  • 5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38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27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2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4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10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10 篇 长春中医药大学
  • 9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8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7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7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
  • 6 篇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
  • 5 篇 陕西中医学院
  • 4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4 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
  • 4 篇 贵阳中医学院
  • 4 篇 山西中医学院
  • 4 篇 中华中医药学会
  • 3 篇 江西中医药大学
  • 3 篇 湖北中医学院

作者

  • 11 篇 李赛美
  • 8 篇 翟双庆
  • 5 篇 贺娟
  • 5 篇 李海燕
  • 5 篇 王保华
  • 5 篇 王庆国
  • 5 篇 丁元庆
  • 4 篇 牛欣
  • 4 篇 王志勇
  • 4 篇 杨学智
  • 4 篇 何新慧
  • 4 篇 朱庆文
  • 4 篇 田露
  • 4 篇 王玉兴
  • 4 篇 黄仰模
  • 3 篇 崔健
  • 3 篇 李翠娟
  • 3 篇 谢世平
  • 3 篇 刘明
  • 3 篇 段飞茹

语言

  • 413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418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四气五味理论在五苓散方配伍规律研究中的思考
四气五味理论在五苓散方配伍规律研究中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窦志芳 山西中医学院
五苓散方出自《伤寒论》,大量研究表明本方可以用来治疗各种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的疾病。关于五苓散方的性味配伍规律,左季云就明确提出:"茯苓味甘平,猪苓味甘平,甘虽甘也,终归甘淡。《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伤寒论》治病重视调理气机的探析
《伤寒论》治病重视调理气机的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玉英 陕西中医学院
"下利",即大便数增多,质稀溏或水样便,或杂有脓血,或有完谷不化。包括泄泻、痢疾。在《伤寒论》有四分之一的内容,论述及"下利"的证治,其"下利"主要因外邪入里影响里气不和,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所致,故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归四逆汤大枣用量探析
当归四逆汤大枣用量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金东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主治血虚寒凝致厥,自创立至今,因疗效确切,倍受医家推崇,千余年来,屡用不衰。方中大枣用量有用二十五枚、十二枚两法,量差一倍,何为确,未成定论,历版教材及相关书籍均未能做解,堪称千古疑难。作为医圣名方,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柴胡汤在柴胡类方中的作用机理探讨
小柴胡汤在柴胡类方中的作用机理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林士毅 吴修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临床不同病证,不同病机,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或言辨证方中加入小柴胡汤)来治疗,如气分热甚有柴胡白虎汤,病涉血分用大柴胡汤、柴胡破瘀汤、柴胡四物汤,兼有湿热用柴胡陷胸汤、柴胡温胆汤,寒水停滞有柴胡真武汤、柴苓汤,
来源: 评论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作者: 吴春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250014
《素问·举痛论篇》云:"百病生于气也",各种疾病,虽其原因不同,但都是影响了脏腑的气机失常所发生的,故调理气机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升降散因其组方中用药阴阳相配,升降相施,其组方和临床实践都说明其治疗辨证关键在于气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活学巧用经方的思路与方法
活学巧用经方的思路与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赵体浩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所谓"经方",本来是指我国汉代以前的方剂,为"方技"四家之一,后来专指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方剂。本文所探讨的经方,即是指仲景方而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环境下《黄帝内经》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黄帝内经》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作者: 王朝阳 张茂林 胡玉萍 湖北中医药大学 武汉430065
《黄帝内经》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目前,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黄帝内经》教学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上课讲教材、学生下课背教材、学期结束考教材"的现象突出,最终导致学生"高分低能&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素》撰著具体时间新证
《太素》撰著具体时间新证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
作者: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杨上善所撰《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保留《黄帝内经》早期面貌,今存二十五卷。《太素》是研究《黄帝内经》必读之作。关于杨上善是何时人、他撰著《太素》较为具体时间是何年,医史学界存在分歧。本文以丰富、具体、确切文献史料确证杨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血压大鼠模型证候特征的研究
高血压大鼠模型证候特征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谢婷 赵琰 曲荣波 汤尔群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动物模型是中医药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医药科学研究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经过长期的探索,目前普遍认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模型。理想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其病理生理特征和证候特
来源: 评论
从“经验金字塔”理论看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教学
从“经验金字塔”理论看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教学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忠山 南京中医药大学
"经验金字塔"理论是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戴尔提出的教学理论。由于戴尔把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金字塔"来系统描述,人们又将这一理论称为"经验金字塔"理论,简称"经验之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