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0 篇 医学
    • 183 篇 临床医学
    • 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 篇 中医学
    • 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主题

  • 14 篇 itp
  • 12 篇 先证者
  • 12 篇 凝血因子
  • 10 篇 临床研究
  • 10 篇 抑制物
  • 8 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 7 篇 临床分析
  • 7 篇 缺乏症
  • 6 篇 细胞因子
  • 6 篇 缺陷症
  • 6 篇 小剂量
  • 5 篇 分子发病机制
  • 5 篇 aml
  • 5 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 5 篇 急性白血病
  • 5 篇 利妥昔单抗
  • 4 篇 分子机制
  • 4 篇 白血病细胞
  • 4 篇 vwf
  • 4 篇 基因表达

机构

  • 27 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17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14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8 篇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
  • 7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7 篇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
  • 5 篇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
  • 5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5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
  • 5 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 4 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教育部生物靶向治...
  • 4 篇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
  • 4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4 篇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
  • 3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 3 篇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
  • 3 篇 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14 篇 丁秋兰
  • 14 篇 阮长耿
  • 13 篇 马道新
  • 13 篇 戴菁
  • 13 篇 纪春岩
  • 11 篇 王学锋
  • 11 篇 陆晔玲
  • 10 篇 王鸿利
  • 8 篇 白霞
  • 7 篇 周荣富
  • 7 篇 杨仁池
  • 7 篇 王兆钺
  • 7 篇 侯明
  • 7 篇 欧阳建
  • 6 篇 苏健
  • 6 篇 杨林花
  • 6 篇 邵晓雁
  • 6 篇 余自强
  • 5 篇 胡豫
  • 5 篇 吴润晖

语言

  • 195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利妥昔单抗治疗获得性血友病4例报道
利妥昔单抗治疗获得性血友病4例报道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冯莹 庞缨 叶絮 刘凌 谢玮 周旭红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
目的:探索获得性血友病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1年4月收治的男、女患者各2例,年龄23~68岁,平均43岁,病程1周~2月,获得性血友病的诊断参照以下标准:既往无血友病史及出血性疾病家族史,自幼无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中并发DIC的观察与护理
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中并发DIC的观察与护理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徐丽霞 齐雪花 潘铭 朱涵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血液科
目的:探讨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fic leukemia,APL,M)用全反式维甲酸+AsO诱导分化治疗中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avascularcoagulation,DIC)的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1年5月对我科住院的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icroRNA在ITP发病机制中的初步研究
MicroRNA在ITP发病机制中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李慧媛 赵海峰 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目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以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减少和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MicroRNAs(miRNAs)在免疫细胞分化,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GF-β对白血病细胞株Gli1、Gli2表达的影响
TGF-β对白血病细胞株Gli1、Gli2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李哲 潘登 李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目的:研究表明Hedgehog通路与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相关,Gli是HH信号转导通路的最后一个环节。最近的研究倾向于其他途径对Gli的非经典激活。本研究应用TGF-β作用于白血病HL-60和U937细胞株,检测HH通路中Gli1和Gli2的mRNA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IL-7及其受体CD127的研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IL-7及其受体CD127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张冬雷 李慧媛 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目的:通过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病人血浆IL-7以及外周CD8+和CD4+T淋巴细胞表面IL-7受体CD127的表达,初步探讨IL-7及其受体在ITP发病中的效应机制。方法:以55例ITP病人为研究对象,ELISA检测血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的抗血小板糖蛋白自身抗体类型在ITP中的预后判断价值
不同的抗血小板糖蛋白自身抗体类型在ITP中的预后判断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周泽平 乔卓青 薛峰 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栓止血诊疗中心
目的及方法:通过固相包被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Ib/IX及Ia/IIa的PAKAUTO试剂盒,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及对照组血浆或血小板表面洗脱的血小板GP特异性自身抗体,并评价其在ITP诊断、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友病A患者因子Ⅷ抑制物筛查及部分基因新突变位点的研究
血友病A患者因子Ⅷ抑制物筛查及部分基因新突变位点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张傲利 杨林花 刘秀娥 张耀方 聂欣 陈剑芳 秦秀玉 梁弘正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
目的:(1)通过检测山西地区重型血友病A(HA)患者因子VIII(FVIII)抑制物,初步研究抑制物阳性患者部分基因突变情况。(2)探讨HA患者FVIII外显子(exon)12、14、16突变发生情况。方法:(1)58例一期法检测FVIII:C均小于1%的HA患者。以APTT法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吴庆 潘铭 王燕 朱涵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血液科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1年4月对10例我科住院的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于早期妊娠患者>50×10~9/L,无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91例抗磷脂综合征临床特点
91例抗磷脂综合征临床特点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马艳 厉小梅 吴竞生 李向培 安徽省立医院风湿科、血液科
目的:分析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10年在安徽省立医院诊治的AP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91例APS中,男女比为1:21,患者平均年龄34岁,平均病程27月,原发性APS 24例,继发性A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191例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191例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方美云 黄文君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目的:对比伴有或不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疗效的差异,分析其特征,以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收集1994年4月~2010年1月836例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SLE患者病例资料,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