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 篇 会议
  • 6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5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 篇 文学
    • 3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艺术学
    • 2 篇 艺术学理论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美术学
  • 4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5 篇 文学批评
  • 5 篇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
  • 4 篇 文艺理论
  • 4 篇 国际学术研讨会
  • 3 篇 现代性
  • 3 篇 康德
  • 3 篇 马克思主义文论
  • 3 篇 第十一届年会
  • 3 篇 学会
  • 3 篇 文论研究
  • 3 篇 文学理论
  • 2 篇 国中
  • 2 篇 生态批评
  • 2 篇 中国
  • 2 篇 国际
  • 2 篇 文学理论与批评
  • 2 篇 建构与解构
  • 2 篇 河南大学
  • 2 篇 本质主义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机构

  • 3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3 篇 河南大学
  • 3 篇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
  • 2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2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2 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2 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
  • 2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1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1 篇 肇庆学院
  • 1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1 篇 西华大学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阜阳师范学院
  • 1 篇 中华女子学院
  • 1 篇 三峡大学

作者

  • 5 篇 王银辉
  • 4 篇 钱中文
  • 2 篇 刘卓
  • 1 篇 郭世轩
  • 1 篇 郭勇
  • 1 篇 梁晓萍
  • 1 篇 李小贝
  • 1 篇 苏敏
  • 1 篇 和磊
  • 1 篇 陈然兴
  • 1 篇 张仁香
  • 1 篇 朱印海
  • 1 篇 阿列西·艾尔雅维奇...
  • 1 篇 张倩
  • 1 篇 韩振江
  • 1 篇 何明星
  • 1 篇 陈静
  • 1 篇 蒂鲁斯·米勒
  • 1 篇 古风
  • 1 篇 毕素珍

语言

  • 5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55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从诗化的小说到诗化的哲学——论路也新近的创作
从诗化的小说到诗化的哲学——论路也新近的创作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洪岳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路也作为诗人,其小说自然打上了诗化的色彩,她201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下午五点钟》就带有明显的诗化特征。此后她宣布全然回归诗创作而不再兼涉小说。但小说创作的艺术经验无形中已经渗透进其最近发表的多首长诗中,其长诗在一定程度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世纪外国文论话语引进状况的调查分析
20世纪外国文论话语引进状况的调查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古风 扬州大学文学院
20世纪是我国大量引进外国文论话语的世纪。从"五四"以来,我国对于外国文论话语的引进经历了三个高潮期,基本上覆盖了近百年的历史。第一高潮期的主流话语本质是探求文学"本体",将"杂文学"引向"纯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宋代山水象喻文学批评
论宋代山水象喻文学批评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潘殊闲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宋代文学批评中喜欢使用山水象喻。山的高低错落、俊秀蓊郁,水的奔泻柔韧、随物赋形,给了中国人无限的想象,也契合了文学的丰富多样性特质。在这方面,宋人多有取喻,大体可分为以长江黄河为喻,以江海湖溪为喻,以山川联喻。这些象喻批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石涛“变化”说的艺术创新观及其理论意义
论石涛“变化”说的艺术创新观及其理论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逸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石涛《画语录》提出"变化"说,既来源于《周易》哲学"变则通"传统,亦来自石涛对"变通""变化"之道的认识。"变化"说是石涛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发概念含义及其内涵外延基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艺术中的文字与图像
艺术中的文字与图像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柯蒂斯·卡特 刘卓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一文字与图像:东方与西方几个世纪以来,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都是美学的关注点。在中国,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的领域里。对于汉字的书写、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高建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艺术的减法与真理的进程——论巴迪欧的艺术思想
艺术的减法与真理的进程——论巴迪欧的艺术思想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周丹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作为一位执着于真理问题而又富有诗性气质的哲学家,巴迪欧对当代艺术的景观化和道成肉身化的倾向展开激烈的批判,断言当代艺术不过沉溺于对死亡的迷恋。巴迪欧反对否定之否定的毁灭原则,提出艺术的减法是通往真理的绝对开端的肯定原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艺术自治与人文规约——康德与席勒的启蒙艺术观解析
艺术自治与人文规约——康德与席勒的启蒙艺术观解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熙恩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康德与席勒从各自的思辨美学角度阐述了艺术自律的可能及其限度,在肯定艺术自律的同时也对之进行了启蒙性的人文条件前置。然而,康德思辨美学确立的艺术自律概念遭到了唯美主义的解构,考虑到唯美主义与康德美学的亲缘关系,我们必须重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学批评生态的问题及其矫正
文学批评生态的问题及其矫正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龚举善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批评生态即文学批评的生存状态,主要指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内部机能性失调。就当前文学批评的整体生态而言,视野宏阔、方法多元、媒体便捷是其基本特征,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概言之,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思想贫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代文学批评困境举隅——以《柳如是别传》为例
当代文学批评困境举隅——以《柳如是别传》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冯尚 汕头大学文学院
《柳如是别传》向以史学著作得到解读,而陈寅恪的本意当还有与此可以并行的解读方式,即传记小说的解释维度。本文尝试结合"别传"创作时的相关文件、作家个性、文体风貌诸方面的记载,指出陈氏晚年这部巨著内部存在史学与文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学批评评价功能的价值论意义
论文学批评评价功能的价值论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利群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批评作为文学评价机制,应该与文学活动及其文学发展紧密相关,成为文学构成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其评价机制的内驱力推动文学运行与发展。因此,文学批评理论基座应是价值论而非仅仅为认识论,应定位于人文科学而非社科学。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