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8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2 篇 理学
    • 53 篇 生物学
    • 19 篇 生态学
  • 48 篇 农学
    • 13 篇 作物学
    • 12 篇 兽医学
    • 11 篇 畜牧学
    • 1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水产
  • 19 篇 工学
    • 13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医学
    • 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8 篇 原生动物
  • 5 篇 克隆
  • 5 篇 恶性疟原虫
  • 4 篇 微小隐孢子虫
  • 4 篇 表达
  • 3 篇 微型生物群落
  • 3 篇 弓形虫
  • 3 篇 联合毒性
  • 3 篇 原生动物群落
  • 3 篇 包囊游仆虫
  • 3 篇 纤毛虫
  • 3 篇 分类学
  • 3 篇 嗜热四膜虫
  • 3 篇 膜状急纤虫
  • 2 篇 学术讨论会
  • 2 篇 土壤原生动物
  • 2 篇 高效氯氰菊酯
  • 2 篇 中国动物学会
  • 2 篇 原核表达
  • 2 篇 真核表达

机构

  • 18 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 8 篇 中山大学
  • 7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6 篇 第一军医大学
  • 5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4 篇 河南省高等学校环...
  • 4 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 4 篇 解放军军需大学
  • 4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 3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3 篇 香港浸会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重庆市动物生物学...
  • 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
  • 2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2 篇 山西大学

作者

  • 14 篇 沈韫芬
  • 9 篇 缪炜
  • 7 篇 冯伟松
  • 6 篇 宋微波
  • 6 篇 余育和
  • 5 篇 史新柏
  • 5 篇 杨军
  • 4 篇 文建凡
  • 4 篇 张西臣
  • 4 篇 尹继刚
  • 4 篇 李建华
  • 4 篇 卢思奇
  • 4 篇 郑立庆
  • 4 篇 刘国光
  • 4 篇 王莉霞
  • 4 篇 杨举
  • 4 篇 徐海娟
  • 3 篇 邱子健
  • 3 篇 李明
  • 3 篇 李莉

语言

  • 90 篇 中文
  • 9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99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石斑鱼微孢子虫的体液免疫及抗原性初步研究
石斑鱼微孢子虫的体液免疫及抗原性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章晋勇 吴英松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微孢子虫是一类细胞内寄生虫,尽管对其归属尚有争议,但大都将其纳入原虫的范畴。鱼类寄生微孢子虫在我国鲜有报道,暴发性疾病更是少有,但近来有报道因其寄生造成广东沿海一带石斑鱼养殖的严重经济损失。为尽快建立可行的检测及防疫措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八肋游仆虫两类肽链释放因子的相互作用
八肋游仆虫两类肽链释放因子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柴宝峰 宋莉 郝婵娟 付月君 贺晓静 王伟 李毳 梁爱华 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系
核糖体上蛋白质翻译的终止是细胞生命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两类肽链释放因子(Polypeptide Release Factor,RF)参与了这一过程。原核生物的第一类释放因子有两个,RF1和RF2,分别识别终止密码子UAA/UAG和UAA/UGA;真核生物的第一类释放因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脂对微型生物群落的联合毒性研究
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脂对微型生物群落的联合毒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刘国光 徐海娟 王莉霞 郑立庆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南省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以淡水中微型生物群落为试验对象对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脂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急性毒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毒死蜱、高效氯氰菊脂对微型生物群落的48h-LC分别为8.72mg/L,1.92mg/L。毒死蜱——高效氯氰菊脂联合毒性测定是以等毒性比混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机制的初步探讨
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机制的初步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廖党金 沈杰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
为探讨伊氏锥虫的安锥赛抗药性机制,选用克隆伊氏锥虫的安锥赛敏感株C01、C02和7个不同抗药性程度株C1、C2、C4、C6和C7为材料。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它们的HK、G6PDH、ALAT和ASAT同功酶,并测定胆碱酯酶活性,结果这5种酶与伊氏锥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寄生于赤点石斑鱼腹腔—微孢子虫种的描述及分子鉴定
寄生于赤点石斑鱼腹腔—微孢子虫种的描述及分子鉴定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吴英松 吴后波 吴灶和 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微孢子虫是一类无线粒体、单细胞、营细胞内专性寄生的真核微生物,分布十分广泛,从原生动物到哺乳动物都有其寄生的报道,其中昆虫和鱼类是其最主要的寄主。作者于2001年8月在对广东省深圳市大亚湾进行海洋渔业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养殖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藏及长江流域淡水有壳肉足虫区系分析
西藏及长江流域淡水有壳肉足虫区系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杨军 冯伟松 缪炜 沈韫芬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生动物分类与生态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生动物分类与生态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生动物分类与生态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生动物分类与生态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生动物分类与生态研究组曾先后对江苏南京、湖北东湖、西藏、湖南索溪峪和贵州梵净山等五个地区的原生动物进行区系调查,分别发现有壳肉足虫34种、24种、147种、62种和73种。本文对五个地区间的有壳肉足虫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巢式PCR检测隐孢子虫卵囊的研究
巢式PCR检测隐孢子虫卵囊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张龙现 蒋金书 刘群 宁长申 朱引洁 吴绍强 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原虫病。为了在临床样品中更准确、快速地检测隐孢子虫卵囊,从初步纯化的含有不同数量隐孢子虫卵囊的样品中和含有不同数量隐孢子虫卵囊的奶牛粪便中,直接提取DNA或用DNA纯化试剂盒对提取的奶牛粪便中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痢疾内变形虫DNA拓扑异构酶Ⅱ基因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痢疾内变形虫DNA拓扑异构酶Ⅱ基因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董玖红 何德 卢思奇 文建凡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内变形虫类因不含线粒体,细胞结构简单,与其它几种原生动物如贾第虫、毛滴虫及微孢子虫等一起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处在线粒体起源之前的原始真核生物(称为Archaezoa);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这种不含线粒体的现象很可能是由于寄生生活导致的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GFP为标记对嗜肺军团菌与嗜热四膜虫生态关系的研究
利用GFP为标记对嗜肺军团菌与嗜热四膜虫生态关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黄绍松 徐润林 陆勇军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军团菌(legionella sp.)是一类分布广泛的条件致病菌。在中央空调冷却水塔等军团菌的特殊生存环境中,原生动物在该菌的存活、增殖、提高感染力以及传播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利用导入质粒PBC(gfp)Pmip的嗜肺军团菌(legione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金属离子(Cd2+,Cu2+)对四膜虫的运动和镉金属硫蛋白(MTT1)基因表达的影响
重金属离子(Cd2+,Cu2+)对四膜虫的运动和镉金属硫蛋白(MTT1)基...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缪炜 胡刚 万明亮 黄铭洪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及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所
原生动物四膜虫(Tetrahymena)是是开展毒理学及生态毒理学研究的良好模式生物。我们利用激光散射考察了重金属离子(Cd,Cu)对四膜虫运动的影响,呈现以下规律:1)单独加Cd时,随作用时间的增加四膜虫的运动减慢,且减慢幅度与Cd浓度成线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