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8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2 篇 理学
    • 53 篇 生物学
    • 19 篇 生态学
  • 48 篇 农学
    • 13 篇 作物学
    • 12 篇 兽医学
    • 11 篇 畜牧学
    • 1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水产
  • 19 篇 工学
    • 13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医学
    • 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8 篇 原生动物
  • 5 篇 克隆
  • 5 篇 恶性疟原虫
  • 4 篇 微小隐孢子虫
  • 4 篇 表达
  • 3 篇 微型生物群落
  • 3 篇 弓形虫
  • 3 篇 联合毒性
  • 3 篇 原生动物群落
  • 3 篇 包囊游仆虫
  • 3 篇 纤毛虫
  • 3 篇 分类学
  • 3 篇 嗜热四膜虫
  • 3 篇 膜状急纤虫
  • 2 篇 学术讨论会
  • 2 篇 土壤原生动物
  • 2 篇 高效氯氰菊酯
  • 2 篇 中国动物学会
  • 2 篇 原核表达
  • 2 篇 真核表达

机构

  • 18 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 8 篇 中山大学
  • 7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6 篇 第一军医大学
  • 5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4 篇 河南省高等学校环...
  • 4 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 4 篇 解放军军需大学
  • 4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 3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3 篇 香港浸会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重庆市动物生物学...
  • 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
  • 2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2 篇 山西大学

作者

  • 14 篇 沈韫芬
  • 9 篇 缪炜
  • 7 篇 冯伟松
  • 6 篇 宋微波
  • 6 篇 余育和
  • 5 篇 史新柏
  • 5 篇 杨军
  • 4 篇 文建凡
  • 4 篇 张西臣
  • 4 篇 尹继刚
  • 4 篇 李建华
  • 4 篇 卢思奇
  • 4 篇 郑立庆
  • 4 篇 刘国光
  • 4 篇 王莉霞
  • 4 篇 杨举
  • 4 篇 徐海娟
  • 3 篇 邱子健
  • 3 篇 李明
  • 3 篇 李莉

语言

  • 90 篇 中文
  • 9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99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实验感染昆明鼠粪便微小隐孢子虫18SrRNA基因检测
实验感染昆明鼠粪便微小隐孢子虫18SrRNA基因检测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罗晓冰 卢思奇 陈小宁 王凤云 承德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首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寄生虫学教研室 承德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首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寄生虫学教研室
为了探讨隐孢子虫感染的基因检测方法,用分离自人和牛的微小隐孢子虫各1株分别感染2组昆明小鼠,于接种后第6d、10d和14d分别收集每只动物粪便,用显微镜检查,再用Sheather's蔗糖梯度密度离心法纯化卵囊,提取总DNA,对每份DNA样本做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棘尾虫镜像骈体自体移接实验Ⅲ、将一侧后半部倒转180度移接于另一侧前半部的实验
棘尾虫镜像骈体自体移接实验Ⅲ、将一侧后半部倒转180度移接于另...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李莉 孙寓娇 陈瑛 邱子健 史新柏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本文是棘尾虫镜像骈体自体移接实验总项目的部分实验,是继本学会1997论文摘要集第44页和1999年论文论文摘要集第44页二项工作的继续。贻贝棘尾虫(Stylonychia mytilus)镜像骈体以本室惯用的间期细胞移接法获得,骈体两侧之间的调换移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纤毛虫营养细胞和休眠细胞的胞器酶细胞化学
两种纤毛虫营养细胞和休眠细胞的胞器酶细胞化学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张莉 倪兵 隋淑光 顾福康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为探索纤毛虫休眠的生命活动特征及其胞器的功能,作者以膜状急纤虫和包囊游仆虫的营养细胞及通过人工诱导获得的两种纤毛虫休眠细胞为材料,采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了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胞器酶反应活性及其定位:(1)酸性磷酸酶(A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端粒酶催化亚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端粒酶催化亚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陈守义 徐劲 李军涛 武忠銮 胡旭初 余新炳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恶性疟原虫多药耐药的产生,使传统的防治方法陷入困境,因此迫切需要研制机制独特的抗疟新药,而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tructure-base drug design)与筛选的前提是必须获得靶标大分子的结构,特别是三维结构的信息,因此研究药物的靶标具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四双小核草履虫接合生殖的改良银染和多媒体观察
第四双小核草履虫接合生殖的改良银染和多媒体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孙国娜 楼柏丹 范学铭 史新柏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学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学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学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学系
双小核草履虫复合种(Paramecium aurelia Complex)中接合生殖的核发育过程早有研究报道,但只见到过绘图表示的结果,缺乏实感,其中第四双小核草履虫(***)体形最小,未见它的核发育过程的全面报道,而且过去研究此类问题多靠核染料染色,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恶性疟原虫海南FCC1/HN株嘌呤核酸磷酸化酶(PNP)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恶性疟原虫海南FCC1/HN株嘌呤核酸磷酸化酶(PNP)基因的克隆和原核...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李宝华 余新炳 吴忠道 徐劲 陈守义 伍忠銮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根据恶性疟原虫FCB株嘌呤核酸磷酸化酶(PNP)基因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并分别引入EcoRⅠ和XhoⅠ内切酶位点,采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UN株基因组DNA中特异扩增PNP基因。纯化后扩增产物用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定向克
来源: 评论
两种纤毛虫营养细胞和休眠细胞中类中间纤维骨架体系的比较
两种纤毛虫营养细胞和休眠细胞中类中间纤维骨架体系的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倪兵 朱慧 李艺松 隋淑光 顾福康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为探索纤毛虫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细胞骨架的组成和功能,作者应用人工诱导方法获得了膜状急纤虫和包囊游仆虫两种纤毛虫的休眠细胞。应用生化分级抽提,并结合DGD包埋—去包埋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显示了两种纤毛虫营养细胞和休眠细胞内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兰氏贾第虫的DNA拓扑异构酶Ⅱ基因与真核生物的系统演化
兰氏贾第虫的DNA拓扑异构酶Ⅱ基因与真核生物的系统演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何德 辛德东 卢思奇 文建凡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西南林学院资源系昆明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Ⅱ型DNA拓扑异构酶是细胞必不可少的一种酶,普遍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它的功能在于参与复制后的染色体的分离、染色体凝集和DNA的超螺旋状态的改变。本研究利用PCR、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编码兰氏贾第虫的拓扑异构酶Ⅱ基因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小隐孢子虫Cpgp40/15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
微小隐孢子虫Cpgp40/15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薛霞 张西臣 李建华 尹继刚 杨举 阎广谋 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预防兽医学教研室 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预防兽医学教研室 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预防兽医学教研室 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预防兽医学教研室 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预防兽医学教研室 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预防兽医学教研室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dum parvum)子孢子表面侵入蛋白Gp40是微小隐孢子虫主要的表面抗原,位于细胞外发育期子孢子表面和顶端部位。它参与了隐孢子虫感染的粘附、侵入过程,为特异性预防,治疗隐孢子虫感染的有效靶抗原。本研究应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HK、PK和PRS基因的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HK、PK和PRS基因的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伍忠銮 余新炳 吴忠道 徐劲 陈守义 李宝华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为了扩增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的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S)的编码基因,构建它们的原核和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明确它们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恶性疟原虫其他株及人之间的差异。根据恶性疟原虫其他株的HK、PK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