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2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 篇 理学
    • 39 篇 地质学
    • 3 篇 生态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主题

  • 5 篇 底栖有孔虫
  • 4 篇 放射虫
  • 3 篇 古环境
  • 2 篇 颗石藻
  • 2 篇 太平洋
  • 2 篇 生物地层
  • 2 篇 奥陶纪
  • 2 篇 钙质超微化石
  • 2 篇 湖北宜昌
  • 2 篇 微体化石
  • 2 篇 浮游有孔虫
  • 2 篇 早白垩世
  • 2 篇 分异度
  • 2 篇 东印度洋
  • 2 篇 孢粉组合
  • 2 篇 藏南
  • 2 篇 疑源类
  • 2 篇 实验室培养
  • 1 篇 准噶尔
  • 1 篇 amphorotia

机构

  • 8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
  • 4 篇 同济大学
  • 4 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
  • 3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3 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
  • 3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 2 篇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早期生命研究所大...
  • 2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2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
  • 2 篇 地质与生物国家重...
  • 2 篇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
  • 2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 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
  • 2 篇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
  • 1 篇 university of sc...

作者

  • 5 篇 李铁刚
  • 4 篇 张兰兰
  • 4 篇 陈木宏
  • 4 篇 向荣
  • 3 篇 吴聪
  • 3 篇 陈芳
  • 3 篇 类彦立
  • 3 篇 周洋
  • 3 篇 段虓
  • 3 篇 张强
  • 2 篇 李军
  • 2 篇 王清斌
  • 2 篇 翦知湣
  • 2 篇 单龙龙
  • 2 篇 刘士磊
  • 2 篇 姚又嘉
  • 2 篇 华洪
  • 2 篇 罗辉
  • 2 篇 李国彪
  • 2 篇 燕夔

语言

  • 4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4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古生物学学分第十七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学术年会在内蒙古赤峰顺利召开
收藏 引用
古生物学 2020年 第4期37卷 395-395页
作者: 唐鹏
中国古生物学学分中国古生物学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协办的中国古生物学学分第十七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学术年会于2018年7月20-2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颗石藻形态学分析:老方法新用途
颗石藻形态学分析:老方法新用途
收藏 引用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作者: 刘传联 金晓波 张洪瑞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形态学分析是古生物化石鉴定的基础,属于传统的老方法。颗石藻化石(钙质超化石)鉴定也是如此。然而,近年来这一老方法有了新用途。众所周知,"海洋酸化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代国际学术界和社公众共同关心的科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藏南江孜甲不拉组阿普特期的浮游有孔虫
藏南江孜甲不拉组阿普特期的浮游有孔虫
收藏 引用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作者: 方培岳 罗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藏南江孜地区甲不热村北沟剖面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北亚带。该剖面发育了上侏罗统维美组和整合于其上的白垩系甲不拉组,其中甲不拉组为一套黑色页岩、硅质泥页岩夹灰岩和砂岩组合。该组产菊石、双壳、箭石以及有孔虫等化石。对该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平洋XTGC079等柱状样钙质超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太平洋XTGC079等柱状样钙质超微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作者: 陈芳 段虓 周洋 吴聪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对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太平洋进行深海资源调查时获取的XTGC079等8条柱状样(最大取样深度825cm)进行了钙质超化石鉴定。所有样品均采用直接涂片法进行处理,将制好的薄片置于Zeiss Axio Imager.A2m偏光显镜下放大1000倍观察200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元古代末期灯影组高家山段生物化石研究
新元古代末期灯影组高家山段微生物化石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作者: 闵筱 华洪 孙勃 早期生命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产出于陕西南部宁强地区的埃迪卡拉纪灯影组高家山段上部碎屑白云岩中的高家山生物群有着丰富的多样性,除了熟知的管状化石Cloudina、Sinotubelities,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化石材料的积累,大量的蓝细菌和藻类化石被识别,其中已经确定的属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T技术在早期管状化石研究中的应用
CT技术在早期管状化石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作者: 任津杰 骆劲舟 刘紫薇 华洪 早期生命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上世纪60年代,陈孟莪等在陕西宁强地区发现蠕形状后生动物化石,根据化石产出层位、剖面岩性特征和区域地质特征,建立了"高家山组",并将其与湖北峡东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中、上部地层进行对比。张录易等根据宁强地区高家山组中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生物分析在台湾峡谷重力流沉积过程识别中的应用
微体古生物分析在台湾峡谷重力流沉积过程识别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作者: 周洋 陈芳 吴聪 段虓 赖佩欣 彭志远 荆夏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古生物学相关分析能有效区分原地和异地沉积,可为海底峡谷区重力流的发育过程和机制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年代框架和沉积环境判别依据,被认为是分析重力流沉积过程和影响因素的有效方法之一。南海东北部台湾峡谷内发育有多类型的重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藻类化石酸处理-水洗中性自动化方法探讨
藻类化石酸处理-水洗中性自动化方法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作者: 庾永钊 魏文艳 陈书伟 杨雄涛 周永林 吴杰澎 付娆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研究现状几乎所有油田、科研和教学单位藻类前处理均采取粉碎样品、过筛、酸处理、水洗中性化、重液浮选(或米过筛)的分析流程,其中酸处理(冷酸或热酸)对人危害最大,水洗中性化劳动强度最大、消耗工时最长。方法特点本文探讨一种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北宜昌远安地区纱帽组几丁虫及意义
湖北宜昌远安地区纱帽组几丁虫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作者: 李炎桂 陈孝红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此次研究对位于宜昌市远安县石桥坪的宜地1井的纱帽组岩芯密集采取了336件几丁虫样品,经系统性分析鉴定,获取几丁虫4184枚共11属36种,将宜昌地区纱帽组精细划分为4个几丁虫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onochitina malleus带、Plectochitina brev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孔虫的型CT扫描结果对类群鉴定的启示
有孔虫的微型CT扫描结果对类群鉴定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作者: 史宇坤 黄浩 申宗航 黄明立 南京大学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有孔虫是晚古生代海洋世界中的重要生物类群,演化迅速,分布广泛。它们的化石生物地层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孔虫化石多数发现于灰岩地层中,难以与围岩分离,所以传统的研究方式一直为切面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