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0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7 篇 农学
    • 11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 篇 作物学
    • 14 篇 园艺学
    • 11 篇 林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兽医学
  • 56 篇 工学
    • 38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矿业工程
  • 31 篇 理学
    • 26 篇 生态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物学
  • 20 篇 管理学
    • 17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2 篇 土壤
  • 11 篇 土壤养分
  • 7 篇 水稻
  • 7 篇 产量
  • 6 篇 农业
  • 6 篇 土壤质量
  • 6 篇 土壤环境
  • 6 篇 土壤科学
  • 5 篇 土壤肥力
  • 5 篇 有机质
  • 5 篇 有机肥
  • 5 篇 肥料
  • 5 篇 水稻土
  • 5 篇 gis
  • 5 篇 玉米
  • 5 篇 空间变异
  • 4 篇 重金属
  • 4 篇 地理信息系统
  • 4 篇 土壤污染
  • 4 篇 盆栽试验

机构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2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9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7 篇 国立台湾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7 篇 西南农业大学
  • 6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6 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6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6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6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5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5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篇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
  • 5 篇 浙江大学
  • 5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4 篇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 4 篇 辽宁省土壤肥料总...
  • 3 篇 山西省土壤肥料工...
  • 3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作者

  • 6 篇 陈尊贤
  • 5 篇 张国刚
  • 5 篇 王秀芳
  • 5 篇 夏建国
  • 5 篇 谢德体
  • 5 篇 王立春
  • 5 篇 张宽
  • 5 篇 周立祥
  • 5 篇 谢佳贵
  • 5 篇 李辉信
  • 5 篇 邓良基
  • 5 篇 魏朝富
  • 5 篇 胡锋
  • 4 篇 陈健飞
  • 4 篇 宝德俊
  • 4 篇 朱兆良
  • 4 篇 陈松林
  • 3 篇 李铮
  • 3 篇 刘彦君
  • 3 篇 洪坚平

语言

  • 27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271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土壤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第17国际土壤大会的启示
土壤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第17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赵其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第17国际土壤大会已于2002年8月在泰国曼谷召开,此议参加的代表达1880人,共代表96个国家和区,其中中国94人,这大会,共组织了65个专题学术报告组(Symposium),其中包括5篇主题报告,440篇口头报告,1352篇墙报,分属8个土壤委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百喜草植物篱在丘陵红区坡面防护中的应用研究(摘要)
百喜草植物篱在丘陵红壤区坡面防护中的应用研究(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黄欠如 叶川 贺湘逸 章新亮 熊国根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坡面防护不当,常引起严重土壤冲蚀,伴发破坏性崩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坡面防护是当前我国水土保持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在一般情况下,传统的工程措施防护,存在投资大、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的特点,而生物措施利用...
来源: 评论
广西石山区生物生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及提高生物生产的主要途径研究
广西石山地区生物生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及提高生物生产的主要途...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谭宏伟 周柳强 蒙炎成 黄美福 广西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广西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广西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广西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广西的石山区在暖、湿气候条件下,石灰岩山区的质构造、岩性发生了强烈的物理、化学作用,淋溶作用明显,土壤流失严重,加上近代人口的激增,人们对能源需要增加,导致天然林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表现为如下几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简论土壤生态保护的原则与生态退耕对策
简论土壤生态保护的原则与生态退耕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何万云 周连仁 严红 东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大连大学化学化工系
经济的腾飞带来了繁荣,提高了生活水准,却由于人类的沙文主义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反作用,肆无忌惮开发与破坏,使球这个小小寰球,蒙受生态灾难。1.全球性反生态规律的大问题2.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大挑战3.土壤是个热力学系统,熵定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钾素营养与作物产品品质(摘要)
钾素营养与作物产品品质(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籍瑞芬 李廷轩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钾是作物所需的“三大元素”之一,但是在对作物品质的影响方面,钾元素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它2种元素,所以钾向来被称作为作物的“品质因子”、“质量元素”。研究表明:在氮、磷充足的基础上施用钾肥,不但能够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还能改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湟水流域农田土壤肥力及养分评价分析
湟水流域农田土壤肥力及养分评价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陈占全 薛泉宏 张荣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按照农田土壤类型、耕制度取耕作层土样,在室内测定分析有机质、pH、速效和全量N、P、K养分共8个指标,参照青海省农田土壤养分六级标准,与第二全国土壤普查(1980-1985年)各养分结果对分析。其流域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平衡,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腐殖物质(HS)研究进展
土壤腐殖物质(HS)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窦森 张晋京 吉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土壤具有结构性和生物性的基本物质,它既是生命活动的条件,也是生命活动的产物。可以毫不夸张说,土壤犹如球的皮肤,SOM就犹如构成这种皮肤的蛋白质。另一方面,SOM既是释放CO的重要来源,又是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丛枝菌根真菌研究进展
丛枝菌根真菌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林先贵 王发园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丛枝菌根真菌研究在分类、多样性、应用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各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AM真菌的最新分类进展;AM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AM真菌在污染土壤及退化生态系统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还对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保持耕作技术条件下坡耕旱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
保持耕作技术条件下坡耕旱地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谭金芳 王宜伦 介晓磊 陈罡星 姚宇卿 吕俊杰 王育红 河南农业大学资环系 河南农业大学资环系 河南农业大学资环系 河南农业大学资环系 洛阳农科所 洛阳农科所 洛阳农科所
在半湿润偏旱的豫西丘陵区坡耕旱上,采用保持耕作来研究土壤对降水的利用能力。通过对土壤中剖面(0-160cm)中水分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相对于对照(传统耕作)提高了降水的利用率和和土壤保蓄力,其中以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甜瓜自毒作用的研究(摘要)
西甜瓜自毒作用的研究(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杨广超 张春兰 吕卫光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西甜瓜(俗称西瓜)连作后因土壤理化性状变坏,土壤pH降低,土壤板结。土壤养分偏耗,养分供应不平衡。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由高肥的细菌型向低肥的真菌型发展。病原微生物数增加,拮抗菌数减少,众多原因致使西甜瓜根系生长受阻,罹病害而死...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