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0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7 篇 农学
    • 11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 篇 作物学
    • 14 篇 园艺学
    • 11 篇 林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兽医学
  • 56 篇 工学
    • 38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矿业工程
  • 31 篇 理学
    • 26 篇 生态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物学
  • 20 篇 管理学
    • 17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2 篇 土壤
  • 11 篇 土壤养分
  • 7 篇 水稻
  • 7 篇 产量
  • 6 篇 农业
  • 6 篇 土壤质量
  • 6 篇 土壤环境
  • 6 篇 土壤科学
  • 5 篇 土壤肥力
  • 5 篇 有机质
  • 5 篇 有机肥
  • 5 篇 肥料
  • 5 篇 水稻土
  • 5 篇 gis
  • 5 篇 玉米
  • 5 篇 空间变异
  • 4 篇 重金属
  • 4 篇 地理信息系统
  • 4 篇 土壤污染
  • 4 篇 盆栽试验

机构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2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9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7 篇 国立台湾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7 篇 西南农业大学
  • 6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6 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6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6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6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5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5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篇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
  • 5 篇 浙江大学
  • 5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4 篇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 4 篇 辽宁省土壤肥料总...
  • 3 篇 山西省土壤肥料工...
  • 3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作者

  • 6 篇 陈尊贤
  • 5 篇 张国刚
  • 5 篇 王秀芳
  • 5 篇 夏建国
  • 5 篇 谢德体
  • 5 篇 王立春
  • 5 篇 张宽
  • 5 篇 周立祥
  • 5 篇 谢佳贵
  • 5 篇 李辉信
  • 5 篇 邓良基
  • 5 篇 魏朝富
  • 5 篇 胡锋
  • 4 篇 陈健飞
  • 4 篇 宝德俊
  • 4 篇 朱兆良
  • 4 篇 陈松林
  • 3 篇 李铮
  • 3 篇 刘彦君
  • 3 篇 洪坚平

语言

  • 27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271 条 记 录,以下是191-200 订阅
排序:
土壤有机质的功能及其可持续管理
土壤有机质的功能及其可持续管理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张旭东 诸葛玉平 解宏图 何红波 梁超 王晶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土壤退化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Oldeman(1994)估计,截止到1990年,有5.62×10~8hm的农田由于管理不当而退化(占世界农田总量的38%)。在20世纪90年代,农田退化的速度是每年约500万~600×10~4hm,目前的状况也并不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年来我国植物营养研究的部分进展与启示
十多年来我国植物营养研究的部分进展与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张福锁 马文奇 李隆 李春俭 陈新平 米国华 巨晓棠 刘学军 江荣风 申建波 陈范骏 于福同 王兴仁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本文总结讨论了近多年来我国植物营养研究的部分进展及其对今后工作的启示。综合分析认为,对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性、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性、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养分作用的双重性、养分的资源特性和养分在土壤-植物-食物-动物-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分子有机酸对可变电荷土壤的某些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摘要)
低分子有机酸对可变电荷土壤的某些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徐仁扣 赵安珍 季国亮 中国科学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南京土壤研究所
在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区分布有大面积的可变电荷土壤(酸性红黄)。这些土壤既可吸附阳离子又可吸附阴离子,而且对某些阴离子具有一定程度的专性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又对可变电荷土壤的表面化学性质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献上已有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酸盐草甸土玉米配合施用磷锌效应研究
碳酸盐草甸土玉米配合施用磷锌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韩晓增 宋春雨 金彩霞 王守宇 乔云发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通过年试验研究,揭示了东北北部碳酸盐草甸土磷锌化学特征与玉米生长发育关系及其磷锌施用技术。在碳酸盐草甸土上,施磷可以明显提高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但同时抑制了土壤锌的有效性,使有效锌减少了22.7%-45.5%;施锌可以明显提高土壤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尾松林套种不同阔叶树土壤肥力性质的分异研究
马尾松林套种不同阔叶树土壤肥力性质的分异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林德喜 胡锋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为研究在马尾松纯林下分别套种火力楠、闽粤栲、苦槠、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模式其土壤因子的变化规律,对林下土壤进行标准采集样品和室内常规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单从提高土壤全N的角度应选择闽粤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土壤-植物营养研究的进展
我国土壤-植物营养研究的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李生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作为土壤学的重要分支,土壤-植物营养科学经过了一百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过去几年中,我国土壤-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紧密围绕农业生产中的重大土壤-植物营养问题,从大量元素到中微量元素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光谱土壤水分含量遥感(摘要)
高光谱土壤水分含量遥感(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潘剑君 吕雄杰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高光谱遥感是光谱分辨率很高即波段数很多、波段宽度很窄的一种遥感技术。高光谱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可在众多无损探测的领域中应用。土壤球表面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物质,有着许多固有的性质特征。这些性质特征对于农业生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对氮磷肥料的动态响应
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对氮磷肥料的动态响应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张超兰 汪海珍 徐建民 浙江大学水土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可以指示土壤进程和土壤健康的变化。本文采用室内恒温暗培养研究了在阿特拉津污染的3种不同水稻土(淡涂泥水稻土、青紫泥水稻土和黄筋泥水稻土)施用无机肥料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mg/kg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台湾桃园区水田土壤之颜色指标与还原程度之关系
台湾桃园地区水田土壤之颜色指标与还原程度之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简士濠 许正一 陈尊贤 国立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研究所 国立屏东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研究所
台湾北部桃园的红水田化土壤属于湿土之一,在美国土壤分类上属于极育土和淋余土,受季节性干湿交替循环和人为耕种水稻的影响,形态特征变化明显,故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准确预测模式,可准确利用土壤形态特征预估土壤饱和或还原程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平衡施肥体系
生态平衡施肥体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侯彦林 任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100085
生态平衡施肥是农业和生态环境交叉的研究领域,肩负着粮食增产增收和减少肥料面源污染的双重重任,是原创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成果,即建立了生态平衡施肥这一可持续施肥理论,亦即精准施肥理论和肥料面源污染控制理论,并据此研制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