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0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7 篇 农学
    • 11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 篇 作物学
    • 14 篇 园艺学
    • 11 篇 林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兽医学
  • 56 篇 工学
    • 38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矿业工程
  • 31 篇 理学
    • 26 篇 生态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物学
  • 20 篇 管理学
    • 17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2 篇 土壤
  • 11 篇 土壤养分
  • 7 篇 水稻
  • 7 篇 产量
  • 6 篇 农业
  • 6 篇 土壤质量
  • 6 篇 土壤环境
  • 6 篇 土壤科学
  • 5 篇 土壤肥力
  • 5 篇 有机质
  • 5 篇 有机肥
  • 5 篇 肥料
  • 5 篇 水稻土
  • 5 篇 gis
  • 5 篇 玉米
  • 5 篇 空间变异
  • 4 篇 重金属
  • 4 篇 地理信息系统
  • 4 篇 土壤污染
  • 4 篇 盆栽试验

机构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2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9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7 篇 国立台湾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7 篇 西南农业大学
  • 6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6 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6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6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6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5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5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篇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
  • 5 篇 浙江大学
  • 5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4 篇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 4 篇 辽宁省土壤肥料总...
  • 3 篇 山西省土壤肥料工...
  • 3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作者

  • 6 篇 陈尊贤
  • 5 篇 张国刚
  • 5 篇 王秀芳
  • 5 篇 夏建国
  • 5 篇 谢德体
  • 5 篇 王立春
  • 5 篇 张宽
  • 5 篇 周立祥
  • 5 篇 谢佳贵
  • 5 篇 李辉信
  • 5 篇 邓良基
  • 5 篇 魏朝富
  • 5 篇 胡锋
  • 4 篇 陈健飞
  • 4 篇 宝德俊
  • 4 篇 朱兆良
  • 4 篇 陈松林
  • 3 篇 李铮
  • 3 篇 刘彦君
  • 3 篇 洪坚平

语言

  • 27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271 条 记 录,以下是211-220 订阅
排序:
北引工程区土壤水盐动态规律研究
北引工程区土壤水盐动态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龙显助 王建民 王玉莲 刘彦君 孟庆斌 水利部黑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水利部黑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水利部黑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省引嫩工程管理处 省引嫩工程管理处
北引工程区位于嫩左松嫩低平原干旱、苏打盐溃化土壤集中分布区,是国家石油工业、农牧业生产重要基。由于干旱缺水、盐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此,70年代初,兴建了北部引嫩江水大型引水工程,总干渠全长245km,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
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曹志洪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研究(973)项目中期评估以来,在以下方面又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土壤质量指标最少数据集的建立、土壤重金属、硝酸盐、有机氯农残污染的空间变异规律、潮土有效磷(P)的预警值是10mg/kg的初步确定;红侵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电化学—已知的和未知的
土壤电化学—已知的和未知的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于天仁 季国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在简短回顾土壤电化学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土壤电化学研究进展及反映其成果的三部专著。本文不是介绍成果,而是重点介绍有关方面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在本学术领域里,今后主要向土壤带电粒子研究方面发展,以便与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草炭及其制剂对土壤中氨基酸的影响(摘要)
草炭及其制剂对土壤中氨基酸的影响(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王周琼 蒲自莲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新疆荒漠区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荒漠化问题,荒漠化的实质是土退化问题。土壤问题在土退化中占据了重要位。新疆荒漠区耕面积中80%是中低产田,出现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液泡中硝酸盐行为的研究概况与技术
植物液泡中硝酸盐行为的研究概况与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沈其荣 范晓荣 Tony Miller 徐阳春 汤利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Rothmsted Research UK 云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化学氮肥的过量施用而造成的农产品品质下降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管理首当其冲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但研究进展不大。而植物体内的硝酸盐含量高既影响着农产品的品质性状,又可能是植物氮素高效利用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食细菌线虫对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循环效率的影响与机理
食细菌线虫对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循环效率的影响与机理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陈小云 胡锋 李辉信 刘满强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接种食细菌线虫(原小杆线虫Protorhabditis sp)后肥料15N在植物-土壤-线虫-微生物复合系统中的分布及去向,以定量评估土壤线虫对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的整体影响。本试验为小麦盆栽接种线虫试验(同时设置不种小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耐铝毒机制研究进展(摘要)
植物耐铝毒机制研究进展(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沈仁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铝的毒性很大,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微摩尔浓度的三价铝,便可抑制大多数农作物根系的生长。继而影响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导致生长不良,影响产量。但是另一方面,有些作物可以在强酸性土壤上正常生长,具备耐铝毒机制。对作物耐铝机制的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闽西北红区耕土壤硫肥力及硫肥效应研究(摘要)
闽西北红壤区耕地土壤硫肥力及硫肥效应研究(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彭嘉桂 章明清 林琼 杨杰 张秋芳 福建省农科院
本文通过l%个耕土壤全硫、有效硫及部分样品硫组分的分析结果,明确闽西北耕土壤全硫含量平均为2 46.7mg/kg。按不同耕类型归并,其结果:菜园土壤全硫平均含量>稻田土壤>早土壤>茶园土壤。而土壤有效硫平均含量为36.7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丘岗草-牛-沼生态系统中养分的循环利用(摘要)
红壤丘岗地草-牛-沼生态系统中养分的循环利用(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刘经荣 石庆华 谢国强 张美良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丘岗种草养牛是改善和维护红区生态平衡和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举措.牛粪尿沼气发醉,沼肥还养草是一项易于推行的净化环境和利用资源的好技术。因此,在红养牛区建立“草一牛一沼生态系统”具有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与土壤环境之间互动效应的研究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与土壤环境之间互动效应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邵宏波 邵明安 梁宗锁 张兴昌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 重庆400065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712100
黄土高原是全球代表性的独特域单元,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如何发挥该区的资源与能源潜力并达到上述作用,其关键切入点便是生态环境的恢复、改良与重建,而构成切入点的重要部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