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0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7 篇 农学
    • 11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 篇 作物学
    • 14 篇 园艺学
    • 11 篇 林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兽医学
  • 56 篇 工学
    • 38 篇 农业工程
    • 12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矿业工程
  • 31 篇 理学
    • 26 篇 生态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物学
  • 20 篇 管理学
    • 17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2 篇 土壤
  • 11 篇 土壤养分
  • 7 篇 水稻
  • 7 篇 产量
  • 6 篇 农业
  • 6 篇 土壤质量
  • 6 篇 土壤环境
  • 6 篇 土壤科学
  • 5 篇 土壤肥力
  • 5 篇 有机质
  • 5 篇 有机肥
  • 5 篇 肥料
  • 5 篇 水稻土
  • 5 篇 gis
  • 5 篇 玉米
  • 5 篇 空间变异
  • 4 篇 重金属
  • 4 篇 地理信息系统
  • 4 篇 土壤污染
  • 4 篇 盆栽试验

机构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2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9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7 篇 国立台湾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7 篇 西南农业大学
  • 6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6 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6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6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6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5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5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 篇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
  • 5 篇 浙江大学
  • 5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4 篇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 4 篇 辽宁省土壤肥料总...
  • 3 篇 山西省土壤肥料工...
  • 3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作者

  • 6 篇 陈尊贤
  • 5 篇 张国刚
  • 5 篇 王秀芳
  • 5 篇 夏建国
  • 5 篇 谢德体
  • 5 篇 王立春
  • 5 篇 张宽
  • 5 篇 周立祥
  • 5 篇 谢佳贵
  • 5 篇 李辉信
  • 5 篇 邓良基
  • 5 篇 魏朝富
  • 5 篇 胡锋
  • 4 篇 陈健飞
  • 4 篇 宝德俊
  • 4 篇 朱兆良
  • 4 篇 陈松林
  • 3 篇 李铮
  • 3 篇 刘彦君
  • 3 篇 洪坚平

语言

  • 27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271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黑龙江省土壤温度与气温和纬度及海拔的相关关系
黑龙江省土壤温度与气温和纬度及海拔的相关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张之一 辛刚 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一农垦大学植科院 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一农垦大学植科院
土壤系统分类中把土壤温度(50cm)做为分异特性,我们对黑龙江省70个气象站的资料统计分析,说明在黑龙江省年均土温(50cm)比年均气温高2.76±0.81℃,者存在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年均土温(50cm)与纬度和海拔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AME标记物指示施肥对土壤健康和抑病性的影响
FAME标记物指示施肥对土壤健康和抑病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蔡燕飞 孔维栋 廖宗文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用FAME法分析施用生物有机肥(BOF)后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及对番茄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BOF对番茄青枯病有明显的抑制效果,FAME标记物可作为土壤健康和抑病性的指示生物,其中奇数脂肪酸组成比例能灵敏反映新鲜和腐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摘要)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王丽英 张国印 赵同科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土壤污染的种类有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和放射性元素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不仅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功能,而且还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对土壤污染物的去除用以修复被污染的土,成为土壤环境研究领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稻、香蕉、柑桔、番茄施用BB肥的肥效及其配方鉴比(摘要)
水稻、香蕉、柑桔、番茄施用BB肥的肥效及其配方鉴比(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周琼华 陈维高 福建省农业厅土肥站
为获得水稻、香蕉、柑桔、番茄适宜的用氮量与氮磷钾配方,应用不同配方的BB肥与其它形态肥料,进行了4种作物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钾含量比较丰富的水稻土,水稻以每公顷用N142kg、三要素配比1:0.54:0.58为佳;对耗钾量大的香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上海市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上海市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朱恩 汪湖北 田仲和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02年对61个乡镇3个农场2个蔬菜基进行实采样分析,应用相关的方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将水土气环境质量分为四级,应用严控指标及一般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4个乡镇综合环境评价达到1级,占39.3%,有37个乡镇综合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思茅区有机肥料品质分析(1991~1995)
思茅地区有机肥料品质分析(1991~1995)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李松青 毛辉 余佳英 云南省思茅地区土肥站 云南省思茅地区土肥站 云南省思茅地区土肥站
对思茅区43种80个有机肥料样品进行品质分析,按全省全国统一的4要素总分分级标准评级结果:一级5种占11.63%;二级20种占46.51%;三级17种占39.53%;无四级;级1种占2.33%。思茅区有机肥料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品质优良,重金属含量低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肥增效剂在农业中的应用
氮肥增效剂在农业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石元亮 孙爱文 孙桂芳 李晓云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氮肥增效剂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目前在世界很多国家仍然进行着该方面的研究实验,并且已经有很多效果比较好的增效剂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就氮肥增效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方向及实际应用概况、氮肥增效剂研究和应用中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液反应包膜尿素膜的微观结构与氮素释放特性研究
固-液反应包膜尿素膜的微观结构与氮素释放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毛小云 冯新 孙克君 廖宗文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对2种固-液反应型包膜尿素的膜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揭示了这类包膜尿素的结构特征,并结合水中氮素溶出特性探讨了包膜的结构特征与控释性能的关系。
来源: 评论
四川盆中部紫色土土系划分研究(摘要)
四川盆地中部紫色土土系划分研究(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凌静 邓良基 夏建国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本文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为指导,以四川盆侏罗系蓬莱镇组、沙溪庙组和遂宁组紫色岩上发育形成的部分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相关功能,结合供试土壤的自然景观、剖面形态和室内测定的理化性质,对土系分化的影响因子、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藏高寒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再造技术研究势在必行
西藏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再造技术研究势在必行
收藏 引用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作者: 关树森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西藏高寒区的农区、牧区、森林、草等植被覆盖度很底,水土流失分严重,近20多年来自然灾害上升,阻碍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人在过去的历史中破坏了西藏农牧区生态,为农业牧业生产及农牧民的生态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