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7 篇 会议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8 篇 工学
    • 17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5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7 篇 软件工程
    • 6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4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安技术
  • 19 篇 理学
    • 12 篇 天文学
    • 5 篇 数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8 篇 管理学
    • 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军事学
    • 3 篇 军队指挥学
    • 2 篇 战术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24 篇 航天测控
  • 12 篇 中继卫星
  • 9 篇 天地一体化
  • 8 篇 航天测控系统
  • 8 篇 深空探测
  • 7 篇 航天器
  • 7 篇 飞行器
  • 5 篇 卫星测控
  • 5 篇 定轨精度
  • 5 篇 技术研讨会
  • 4 篇 深空测控通信
  • 4 篇 测控系统
  • 4 篇 系统设计
  • 4 篇 深空网
  • 4 篇 ccsds标准
  • 4 篇 天基测控
  • 4 篇 小波变换
  • 4 篇 中国宇航学会
  • 3 篇 航天测控网
  • 3 篇 扩频通信

机构

  • 45 篇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
  • 23 篇 63999部队·北京·
  • 10 篇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9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9 篇 南京大学
  • 8 篇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
  • 8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7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7 篇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7 篇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
  • 6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6 篇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
  • 5 篇 61081部队·北京·
  • 5 篇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 4 篇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
  • 3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3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3 篇 63717部队·山西兴...
  • 3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3 篇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

作者

  • 9 篇 刘林
  • 6 篇 郑勇
  • 6 篇 何伟平
  • 6 篇 胡建平
  • 6 篇 王鹏毅
  • 6 篇 杜兰
  • 5 篇 甘友谊
  • 4 篇 万鹏
  • 4 篇 张士峰
  • 4 篇 蔡洪
  • 4 篇 陈建荣
  • 4 篇 赵振维
  • 4 篇 李波
  • 4 篇 王宏
  • 3 篇 刘玉梅
  • 3 篇 孙海忠
  • 3 篇 李国强
  • 3 篇 张云飞
  • 3 篇 蔚保国
  • 3 篇 祝转民

语言

  • 2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224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中继卫星对自旋稳定卫星测控的方法研究
中继卫星对自旋稳定卫星测控的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作者: 郑军 李剑锋 63999部队·北京·100094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陕西西安·710043
国内诸多研究中继卫星(TDRS)跟踪用户星的规律时均以用户星为三轴稳定卫星平台作为前提,其实中继卫星同样可以支持自旋稳定卫星。分析了TDRS跟踪三轴稳定和自旋稳定卫星的区别,给出了自旋稳定用户星跟踪中继卫星的空间关系计算公式,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卫星测控通信中信道接入方式的研究
卫星测控通信中信道接入方式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作者: 白科 胡建平 杨万麟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005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3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36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0054
从无线局域网中应用比较广泛的MAC协议-DCF(分布式协调功能)出发,对该协议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提出了在卫星测控通信中的信道接入协议,并对协议中两种不同的接入模式下饱和吞吐量和延时方面的进行了比较。
来源: 评论
我国不同地区卫星测控对流层折射误差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卫星测控对流层折射误差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作者: 刘玉梅 陈金松 赵振维 王西京 陈建荣 叶楠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陕西西安·710043
通过对全国探空气象数据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各站各月份的对流层大气折射率剖面及折射率干项剖面的分段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到了对流层大气折射误差的区域变化、季节变化特性;分析了由折射湿项引起的折射误差所占的比重。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仿真不确定性分析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仿真不确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作者: 夏青 蔡洪 张士峰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仿真平台的仿真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使用Bayes模型平均(BMA)方法来分析模型不确定性、参数不确定性和随机不确定性,详细介绍了BMA方法,给出实现BMA方法的算法,并对仿真输出不确定性进行评估。通过仿真算例说明BM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脉冲雷达目标RCS特性测量技术研究
单脉冲雷达目标RCS特性测量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作者: 陈大庆 钱丽 杨玖文 陈元俊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太原·0300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
雷达目标特性测量目前作为航天测控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在雷达设计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某新型单脉冲雷达作为我国航天测控网的主干测量设备加装RCS测量通道后具有较好的RCS测量能力。文章以某型单脉冲雷达RCS测量系统设计为背景,介绍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动态直扩信号快速捕获与跟踪技术研究与实现
高动态直扩信号快速捕获与跟踪技术研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作者: 李菊 张玉虎 朱克勤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上海·200086
提出一种高动态环境下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快速捕获与跟踪的方案。该方案采用频域并行搜捕法实现直扩信号的快速捕获;采用锁频环和锁相环混合载波跟踪算法实现载波跟踪;伪码跟踪采用数字延迟锁相环实现,并通过载波环辅助来消除伪码跟踪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SB-VLBI综合确定SMART-1环月探测轨道
USB-VLBI综合确定SMART-1环月探测器轨道
收藏 引用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作者: 王宏 董光亮 胡小工 黄勇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4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中"嫦娥一号"(CE-1)卫星将综合使用统一S波段系统(USB)和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完成测定轨任务,因此有关单位于20065月29日~6月2日利用欧空局(ESA)的SMART-1环月飞行器进行了USB-VLBI综合测定轨试验。这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地一体化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天地一体化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作者: 刘薇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4
高速报文转发是天地一体化网络中地面段进行实时数据接收和处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负载均衡技术是进行高速报文分析、检测和转发的有效手段。这里对天地一体化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基于TCP流的负载均衡算法,在确保T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身份的天地一体化测控网络安全服务研究
基于身份的天地一体化测控网络安全服务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作者: 彭长艳 沈亚敏 王剑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总结了航天测控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天地一体化的航天互联网的发展目标,讨论了空间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通信协议。归纳了空间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空间任务的安全需求,并根据不同的安全威胁分析了可以采用的安全机制。在深入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阵列天线接收噪温分析研究
阵列天线接收噪温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
作者: 王鹏毅 张桂华 姚奇松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87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主要针对阵列天线的G/T值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这里以有源阵列天线为例,从接收系统的信噪比出发,导出阵列的G/T值计算公式。然后对工程使用的等效天线噪温、阵列天线的等效效率等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最后给出了相关简化公式。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