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0 篇 会议
  • 3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7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8 篇 医学
    • 122 篇 中医学
    • 66 篇 中西医结合
    • 1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9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主题

  • 34 篇 文献研究
  • 32 篇 《黄帝内经》
  • 25 篇 岐黄文化
  • 21 篇 中医基础理论
  • 15 篇 中医理论
  • 11 篇 历史考证
  • 7 篇 学术价值
  • 6 篇 临床应用
  • 6 篇 中医药文化
  • 6 篇 中医学
  • 6 篇 辨证论治
  • 5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中医古籍
  • 5 篇 岐伯
  • 5 篇 学术思想
  • 3 篇 孙思邈
  • 3 篇 庆阳市
  • 3 篇 中医
  • 3 篇 中国医学史
  • 3 篇 天人相应

机构

  • 26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20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2 篇 甘肃庆阳岐黄文化...
  • 10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8 篇 甘肃陇东学院
  • 6 篇 甘肃中医学院
  • 6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6 篇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
  • 4 篇 甘肃省镇原县中医...
  • 4 篇 广西中医学院
  • 4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4 篇 庆城县岐伯中医院
  • 4 篇 庆阳市食品药品监...
  • 3 篇 新密市黄帝文化研...
  • 2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2 篇 浙江永康市中医院
  • 2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2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
  • 2 篇 庆阳市中医院

作者

  • 8 篇 和中浚
  • 6 篇 赵永生
  • 6 篇 张如青
  • 4 篇 曹丽娟
  • 4 篇 张效霞
  • 4 篇 付玮
  • 4 篇 李玉清
  • 4 篇 李应存
  • 4 篇 王振国
  • 4 篇 谭春雨
  • 4 篇 刘华为
  • 4 篇 刘艳春
  • 4 篇 杨德祥
  • 4 篇 安定祥
  • 4 篇 梁永宣
  • 3 篇 马骁
  • 3 篇 安志鹏
  • 2 篇 王大庆
  • 2 篇 林楠
  • 2 篇 孙守华

语言

  • 17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金元时期学流派发展的历史反思
金元时期医学流派发展的历史反思
收藏 引用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作者: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北京 100029
金元时期,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被认为是中医学进步的标志性成就。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为代表的金元四大家,被认为是这一进步的代表性人物。可以肯定地说,中医发展史上的这种现象不是突兀而来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俄罗斯藏敦煌文献《黄帝内经》写本释要
俄罗斯藏敦煌医学文献《黄帝内经》写本释要
收藏 引用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作者: 李应存 甘肃中医学院敦煌医学研究所 兰州 730000
俄罗斯藏敦煌文献中的《黄帝内经》写本目前发现的有三种,即《黄帝内经》节选残卷(дx02683、дx11074)、《黄帝内经素问》“刺疟篇”“气厥论篇”(дx17453)、《黄帝内经》《难经》摘录注本(дx00613)。本文结合传世书对其内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宋校正书局的成立与三朝丞相韩琦相关
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成立与三朝丞相韩琦相关
收藏 引用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作者: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
众所周知,目前中医界流传及应用的诸多古籍,其历史传承与1057年成立的北宋校正书局直接相关。本文分析了此事的历史考证,尽管北宋校正书局并非仅守原书之貌来校正书,但他们在传承中医典籍方面的功勋是巨大的,这段历史将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伤科汇纂》手法复位图初探
《伤科汇纂》手法复位图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作者: 杨亦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北京 100700
《伤科汇纂》是清代伤科名家胡廷光撰写的一部综合性伤科专著,其中所绘16幅手法复位图是中医伤科古籍中一套比较完整的手法复位图谱。本文通过对《伤科汇纂》两种不同版本手法复位图的对比研究及图像与文字的对比研究,分析两种版本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素问·三部九候论》模式推理方法探讨
《素问·三部九候论》模式推理方法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作者: 邢玉瑞 陕西中医学院 西安 712046
脉诊体系的形成及其临床运用,都贯穿着模式推理的要素,《素问·三部九候论》可谓脉诊经验与模式推理相结合的典范,其中即运用了三才模式、阴阳模式与五行模式等三种模式推理的方法。模式推理的结论,不同于从实际经验归纳上升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名老中医读书之路
名老中医读书之路
收藏 引用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作者: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山东 济南 250355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55
读书是中医成才的必要途径和关键环节,前辈成功的读书经验值得我们总结。本文以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名老中医之路》合订本为研究对象,将书中100篇文章中涉及的97位先生的读书书目进行统计,获得了名老中医读书、背书的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安名汪莲石对海派中医的影响
新安名医汪莲石对海派中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作者: 张如青 谭春雨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近代以来,上海中医因其特殊的地域环境以及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大度包容、善于变革、敢为人先的海派风格。本文通过探讨了新安名汪莲石学术思想对海派名的深刻影响,展现了海派中医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中医流派学说的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岐黄医药学说与孙思邈的传承和创新
岐黄医药学说与孙思邈的传承和创新
收藏 引用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作者: 张光溥 山西孙思邈研究会 陕西铜川 727100
《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学见于文字记载之始,是我国最早的学圣经。而《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是黄帝同岐伯谈论学的经典论理。此后,各代名都有继承和发展,但只有到了隋唐时期,华原人孙思邈才有其精髓的继承和里程碑式的创新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
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
收藏 引用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作者: 丁媛 张如青 汤晓龙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土简帛中有数量可观的文献,其绝大部分的成书时间都早于传世文献,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医学源头文献。其中有不少涉及病因内容的条文,虽不成系统,但也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人们的病因观。本文从六淫致病,金刃、跌打损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外科“正宗派”学术源流论
中医外科“正宗派”学术源流论
收藏 引用
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
作者: 和中浚 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术源流发展的角度,举例讨论《外科正宗》之前及其后的重要家和文献,认为龚庆宣可推为为正宗派的滥觞,继之元代齐德之,以及明代王肯堂和申拱辰当属此派。清代祁坤、祁宏源等与陈实功一脉相承,形成了关系最为紧密的金鉴派。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