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4 篇 农学
    • 68 篇 植物保护
    • 1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兽医学
    • 5 篇 作物学
    • 5 篇 畜牧学
  • 46 篇 医学
    • 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8 篇 临床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33 篇 理学
    • 22 篇 生物学
    • 11 篇 生态学
  • 12 篇 工学
    • 5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5 篇 初步研究
  • 5 篇 降解菌
  • 4 篇 杀虫活性
  • 4 篇 生物合成
  • 4 篇 病原菌
  • 4 篇 几丁质酶
  • 4 篇 拮抗性
  • 4 篇 内生细菌
  • 4 篇 青枯雷尔氏菌
  • 3 篇 耐药性
  • 3 篇 基因簇
  • 3 篇 防治效果
  • 3 篇 生物标记
  • 3 篇 耐药性分析
  • 3 篇 内生菌
  • 3 篇 生防细菌
  • 2 篇 小麦秸秆
  • 2 篇 研究与应用
  • 2 篇 土壤微生物群落
  • 2 篇 c3-41

机构

  • 16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
  • 6 篇 塔里木大学
  • 5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5 篇 福建省农科院农业...
  • 5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5 篇 中山大学
  • 4 篇 内蒙古大学
  • 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3 篇 南开大学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 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2 篇 韩国东亚大学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青岛农业大学
  • 2 篇 三峡大学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2 篇 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4 篇 刘波
  • 8 篇 喻子牛
  • 7 篇 蓝江林
  • 6 篇 张利莉
  • 6 篇 袁志明
  • 6 篇 林营志
  • 5 篇 郑大胜
  • 5 篇 孙明
  • 4 篇 闫建平
  • 4 篇 张秋芳
  • 4 篇 车建美
  • 4 篇 葛慈斌
  • 4 篇 朱育菁
  • 4 篇 周宜兰
  • 4 篇 张若芳
  • 4 篇 郑雪芳
  • 4 篇 肖荣凤
  • 3 篇 马平
  • 3 篇 蔡峻
  • 3 篇 鹿秀云

语言

  • 143 篇 中文
  • 6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微量热技术在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微量热技术在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作者: 郑世学 喻子牛 姚俊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土壤微生物极其复杂,其代谢活动的研究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同位素标记与示踪技术、学测量法和微电极测量等。近来,微量热技术逐步运用于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的研究中。生命过程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新陈代谢,在此过程中必然有热运
来源: 评论
学农药残留的微生物降解其趋研究
化学农药残留的微生物降解及其趋化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作者: 蒋建东 李顺鹏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保障粮食产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农药污染是一种面源污染,具有广泛性和顽固性,一般方法很难将其彻底清除。由于微生物代谢环境异生物质的能力
来源: 评论
苏云金芽孢杆菌几丁质酶特征分析
苏云金芽孢杆菌几丁质酶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作者: 钟万芳 吴淑华 方继朝 郭慧芳 刘宝生 谢霖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研究最深入的杀虫微生物,其杀虫的主要成分——杀虫晶体蛋白对原生动物门、线形动物们、扁形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中的16个目3000多种有害生物有活性。而且,其活性范围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梅岭霉素对斑叶螨和昆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梅岭霉素对二斑叶螨和昆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作者: 涂晓嵘 涂晓赟 黄林 高勇生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文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梅岭霉素等4种杀虫抗生素对斑叶螨成螨、若螨和其他8种昆虫的毒力以斑叶螨杀卵作用,结果表明:梅岭霉素、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对斑叶螨雌成螨的毒力分别为浏阳霉素的1298倍、698倍和517倍;对
来源: 评论
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A/Duck/Hubei/13/2004)的分子特征致病性研究
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A/Duck/Hubei/13/2004)的分子特征及致病...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作者: 唐霜 张忠 陈绳亮 寇铮 范兆军 李天宪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采用HI血清学方法、RT-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动物感染实验,对2004湖北省某县分离得到的禽流感病毒株(A/Duck/Hubei/13/2004)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HI实验和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为H9N2亚型;HA蛋白
来源: 评论
水稻和油菜内生菌的分离其拮抗性研究
水稻和油菜内生菌的分离及其拮抗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作者: 文凯 兰楠 赵秀云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植物内生菌是能够定殖在植物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间或细胞内,并与植物建立和谐联合关系的一类微生物,即在植物体内不引起明显组织变的真菌或细菌。它们与植物的关系可有三种:一是中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无明显影响;是有
来源: 评论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棉籽饼粕秸秆混合发酵脱毒的研究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棉籽饼粕秸秆混合发酵脱毒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作者: 王冬梅 郭书贤 臧晋 薛刚 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本试验以EM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菌种,采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分别对棉子饼粕添加麦秸秆和玉米秸秆混合发酵脱毒的饲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料无论是添加麦秸秆还是玉米秸秆,基料配比均以棉籽饼粕50%、麸皮与玉米粉(1:2)混
来源: 评论
我国农用抗生素研究开发的历史、现状展望
我国农用抗生素研究开发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作者: 万中义 江爱兵 张志刚 王开梅 杨自文 湖北省农科院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生物农药分中心
本文简要回顾了建国五十多来我国农用抗生素研究开发的历史,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国内较有影响的农抗研究机构研究的主要品种,对国内农抗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农抗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来源: 评论
昆虫细胞培养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昆虫细胞培养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作者: 李国勋 李长友 青岛农业大学无脊椎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工程中心
昆虫细胞系和杆状病毒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农业和医药领域,包括生物杀虫剂、宫颈癌疫苗、前列腺癌疫苗、乙肝疫苗等的生产。但为了满足相关学科研究和生产,人们一直不断地开拓昆虫细胞培养生物技术的研
来源: 评论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水分含量对产品中微生物的影响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水分含量对产品中微生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
作者: 李晓光 陈婷 梁霄 黄为一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系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标准(GB18827-2002)已经实施五。该标准指出其适用范围为:以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供农田施用的各种腐熟的城镇生活垃圾等有机物料经过发酵处理,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其中有机成分的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