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1967年Doley发现澳大利亚Eucalyptus marginata液流与叶水势之间的“滞后效应(hysteresis)”现象,认为主要由植物与土壤之间水分传导阻力所引起,此后,各种滞后过程相继报道,并有不同解释。Kelliher等(1992)观察到液流量(sap flux density)与大气饱和亏缺之间的滞后关系,并归因于午后水分胁迫的发展。Eamus and Cole(1997)报道早晨叶气孔导度与同化速率高于下午。Waring and Running(1978)认为贮藏水分因上午蒸腾利用而减少,下午产生滞后。O’Grady(1999)报道,澳大利亚桉树蒸腾速率下降明显滞后于蒸汽压亏缺变化,认为可能由气孔对VPD的响应引起。可见,滞后现象普遍存在,机理不明,对其性质也未见详细剖析。
暂无评论